|
资料图:江西省萍乡市海绵规划展览馆展示该市海绵城市建设情况及海绵城市的各项元素。 |
中评社香港11月18日电/中国正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应对气候挑战。
据美联社11月16日报道,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的影响,一名中国景观设计师一直在证明中国和其他国家可以打造“海绵城市”。
在北京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的俞孔坚表达了对能够经受住多变的气温、干旱和强降雨的城市的愿景。
俞孔坚说,亚洲许多现代基础设施是建立在从欧洲引进的理念之上。他认为这些理念不适合亚洲大陆大部分地区的季风气候。他指出,洪水在许多亚洲城市造成了严重破坏,这是由建筑上的错配所致。
俞孔坚谈到了大城市的混凝土和钢铁基础设施,以及利用管道和水渠将水排走的做法。他说:“这根本没有复原力。这些都是徒劳的。”
相反,俞孔坚建议利用自然资源或“绿色基础设施”来创建具有防洪能力的城市。
他说,通过在城市中心创建大的蓄水空间(如公园和池塘),雨水可以留在原地,从而有助于防洪。理论上,海绵式基础设施也为水的下渗幷在干旱时补充地下水提供了途径。
中国对气候变化和城市适应性认识的一个转折点大约出现在10年前。
在2013年的一次会议上,中国将“海绵城市”的理念纳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