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20日电/据新华网报道,前10个月我国引进外资“成绩单”出炉——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898.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1.7%。
业内人士指出,在全球跨国投资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吸引外资克服多重困难,实现稳中有增、稳中提质,印证中国市场对外资依然保持较强吸引力。
中国市场综合优势让外资“敢投”
“这是在去年高基数上的两位数增长,成绩殊为不易。”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现代供应链研究所副所长路红艶说。
2021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493.6亿元,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而今年前10个月引资规模已达10898.6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在全球疫情反复、乌克兰危机爆发、跨国投资疲软的背景下,今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实现较快增长,凸显了中国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稳定的社会大局、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等综合优势,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让外资“敢投”。
引资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引资结构也不断优化。
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同比增速高于总体水平,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57.2%,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5%;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增速高于东部地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2.4%、33.6%和26.9%;外资来源地更趋多元平衡,韩国、德国、英国、日本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6.2%、95.8%、40.1%和36.8%。<nextpage>
近日,跨国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宣布投资4亿元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成立投资公司,德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国西部投资建设的第一家康复医疗中心霁达(成都)康复医疗中心揭牌,法国施耐德电气签约拟在无锡建立自动化研发中心……外资布局中国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宽、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路红艶说,高技术产业代表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因素,外资深耕中国新技术、新产业领域也展现出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持有稳定预期。
坚定高水平对外开放让外资“加码”
日前宝马集团宣布“加码”投资中国约100亿元,用于支持其沈阳生产基地的动力电池生产项目大规模扩建。
随着汽车制造领域外资股比限制全面放开,宝马、大众、现代等外国车企纷纷加大在华投入,幷带动了伊顿康明斯等汽车配件厂商扩大在华投资。
外资车企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幷积极向电动化领域转型,正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参与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华尔街日报》近期报道称,疫情以来,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保持较高增长,主要归因于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经济持续恢复,加上政府推出稳外资举措等。
今年,我国实施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开展外商投资法执法检查,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多部门出台《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成功举办广交会、消博会、服贸会、进博会,为世界各国搭建开放合作的国际平台……<nextpage>
路红艶说,受新冠疫情、地缘冲突等多种因素冲击,各国开始引导关键产业回流,与此同时更多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吸引和利用制造业外资,世界范围内新增投资呈分散趋势。但随着我国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我国经济保持恢复态势,工业投资稳定增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制度红利不断释放,有力提振了外商投资中国信心。
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不久前,八位德企高管联合撰文称:“退出中国将令我们失去机会”。
这篇发表在《法兰克福汇报》上的文章,由西门子、巴斯夫、博世等八家德国大型跨国企业首席执行官共同撰写。文章表示:“我们坚信中国会保持基本的增长动力。”
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和保护主义上升的阴影下,中国始终是外商投资“热土”,充分说明中国所倡导的互利共赢、开放合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证明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符合时代发展进步潮流。
日前,英特尔、AMD、高通、ASML等国际芯片巨头参加了第五届进博会。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评论认为,美对华芯片禁令不仅导致各大芯片企业面临收入上的巨大损失,而且也没有削弱全球芯片企业看好中国的信心。
路红艶说,随着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将催生智能化、集成化应用及绿色化领域的投资增长点。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将更有利于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高质量发展。<nextpage>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展望未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更好引进外资;促进深层次改革,离不开更好引进外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更好引进外资。在华外资企业应积极把握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共享深化国际合作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