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电影市场恢复活力需过“三道坎”
http://www.CRNTT.com   2020-03-29 10:43:28


  中评社北京3月29日电/受疫情影响,院线春节档、情人节档全部撤档,基本颗粒无收。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近日多地相继出台电影院复工指引和指南,部分电影院恢复营业。不过,猫眼票房数据显示,3月22日全国影城票房收入仅4.14万元,当周周末全国电影院总票房7.14万元左右,甚至不如平时一家影院的票房。

  疫情无疑给电影市场带来了较大影响,上至手握作品不能如期上映的出品方、制片方,下至拍摄团队、宣传公司,再到完全依靠线下盈利的院线,无不受到波及。如果说2019年影视业遭遇寒冬,那么2020年初始电影市场即步入了“冰封期”,最终会带来多少损失,依然难以估量。笔者认为,电影市场恢复活力,需要迈过“三道坎”。

  第一道坎是要恢复观众信心,将观众拉回市场。部分影院恢复营业后,之前档期撤下的影片自然是第一波暖场影片,这一阶段要将观众拉回影院,恢复观众信心尤为重要。一方面,要确保防疫安全,包括增加公共区域消毒频次,推行隔排隔座售票、延长排片时间间隔等措施;另一方面,对于疫情彻底好转后的电影市场要有提前预判和布局。疫情压缩了市场空间,供给变得充分,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国内疫情彻底好转,五一档或端午档可能迎来首个大片集中上映档期,在家憋久了的观众届时有望完全恢复观影热情。在这样的情势下,一个有效的调档机制很有必要,相关部门应该提前做好调控,让每部电影都能充分实现价值。

  第二道坎是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影院要化危为机加速转型。院线停业以来,一些影院如大地影院、博纳影院、苏宁影城等转做电商,零售、饮料、电影周边等纷纷被拿出售卖。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这些尝试不无裨益。当前,影院业务线相对单一,完全依靠档期依托线下放映的模式已相对陈旧。影院不妨寻求更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例如开展更多线上活动获取“流量”,线下开展沉浸式场景体验等,提升院线电影和高科技多厅影院的综合优势,融合更多商业业态和娱乐体验,以实现渠道多元化,构建“电影商业综合体”,通过迭代升级增强抗风险能力。疫情加速了影院转型进程,院线和影院都应做长远思考,探寻更多可以融合影院场景的其他业务。

  第三道坎是要转换发行理念,积极探路线上市场。头部影片自然可以在院线上映,但互联网点播同样是个大市场。视觉、听觉冲击力较强的影片适合在影院观看,但从《囧妈》在网上播出的情况看,一些适合家庭观看的影片在院线或网上看,观影体验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此前,电影《爱尔兰人》主要播放渠道就是在网络上,点击量不输院线。国内视频网站付费模式已试水多年,观众越来越习惯为好内容付费,选择优先线上播映的片方也会越来越多。随着5G的普及,视频更加流畅,家用屏幕更大,视听效果越来越好,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共存,完全值得期待。

  电影市场重启,是文化行业的一次大考。当前,一些影视中小企业正面临生存危机。除了行业自身抱团取暖,各地要有针对性地对电影行业优化政务服务、支持重点项目、做好企业保障,这也是支持电影市场度过“冰封期”的题中应有之义,包括政府层面要减免税费、返还专项基金、建立专项扶持资金,行业层面要考虑为电影院减免房租,金融机构要考虑为电影行业提供低息贷款等宽松政策。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曹子蔚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