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有观点分析了普京进行“部分动员”的原因,认为普京将大量民众召入部队,这些人虽然没有受到过硬的军事训练,但可以进行大量后勤和巩固占领区的工作,以弥补俄军此前因伊久姆地区后勤不足而失手的问题,同时可以将现有的士兵都投入到进攻行动中,夺取更多土地以增强俄国内的民意支持。也有观点认为,普京进行“部分动员”,重点将边疆少数民族人口和俄国内其他构成“不稳定因素”的青壮年群体编入军队加强管理,以降低未来俄罗斯政局一旦出现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叛乱的可能性。
当然,很多观点认为,普京采取的最新行动可能达不到他希望看到的效果。公然吞并乌克兰领土的行为得不到国际支持,不但会遭受西方更大的制裁,甚至连俄罗斯的很多传统盟友也不认同普京的做法,和俄方保持距离,最终让俄罗斯孤军奋战。而“部分动员”在俄罗斯民众中引起恐慌,大量俄罗斯适龄人口可能会反抗征兵令,亦会有大批人因此流亡海外。果不其然,实行“部分动员”以来,已有几十万俄罗斯青年为逃避入伍,流亡到了芬兰、格鲁吉亚和哈萨克斯坦等邻国。
三、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与刻赤海峡大桥爆炸事件扑朔迷离
就在俄乌战场形势升级之际,由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一号与北溪二号管道在9月26日相继发生爆炸和天然气泄漏事件,爆炸位置处于丹麦领海的波罗的海海底。爆炸发生后,美俄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是事件主使。但无论真相如何,这次爆炸的最大输家是欧洲国家,因为俄罗斯天然气进入欧洲的生命线遭到严重摧毁,令欧洲国家同俄罗斯缓和,以换取俄罗斯继续供应天然气的愿望基本破灭。因此该事件意味着俄罗斯与西方的冲突更看不到缓和的希望。
与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各方指责对方主使不同的是,刻赤海峡大桥爆炸事件发生后,乌克兰方面立即“认领”该次攻击,并扬言会对俄罗斯发动更多攻击。但俄罗斯方面坚决否认大桥爆炸是由乌方导弹引发,而是认定这是一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对此,舆论认为,俄罗斯此举意在稳定民心,因为如果爆炸真是乌方导弹引发,那么乌方等于具备了轰炸距离前线很远的刻赤海峡地区的能力,这将使俄罗斯民众陷入恐慌。另外,俄罗斯此前经常宣称,如果乌克兰方面攻击俄民用设施,就会动用核武器,但俄罗斯此次拒绝承认袭击由乌克兰发起,意在尽量避免被民意绑架而使用核武器,毕竟一旦变成核战争,局势将超出所有人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