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7日电/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特别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扎实稳妥化解风险,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严防道德风险。这为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增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本领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学习时报发表中央党校报刊社副编审毛强文章表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承担着资金融通、市场定价、资源配置、信息提供、结构调整等重要功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金融业运行平稳,风险整体可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由于历史性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因素共同作用,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我们要始终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突出位置。
文章指出,责任清晰、分工明确是有效处置金融风险的前提,金融监管者负责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和日常监管,是金融风险的最早发现者,也应当是金融风险的纠正和处置者。金融监管部门只有切实承担风险处置责任,才会真正努力将风险消灭于萌芽状态,才有助于促进各方形成防范化解风险的正确预期。金融监管部门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承担所监管机构的风险处置责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有权必有责、权责相统一,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担责”原则,依法合规压实各方风险处置责任,形成“主要管理者狠抓风险,关键岗位精通风险,全体员工共管风险”的全方位立体式风险管理架构来强化金融机构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加强对金融风险的及时处置和硬约束。
文章认为,金融风险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强等特征,处置金融风险要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扎实稳妥化解风险。不同类型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不尽相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危害性有远近之分,影响度有深浅之差,波及面有宽窄之别。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基础上,按照党中央确立的“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持续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确保金融风险整体可控。密切关注外部输入性风险、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和叠加风险、银行和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重点领域的新变化、新特点,做到分阶段、排次序、明主体,有的放矢地做好应对准备,采取化解措施。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处置机制,避免“简单化”和“一刀切”,平稳有序推动重点金融风险处置,采取一类一方、一户一策,设计好顺序和重点。把握好处置金融风险的节奏和力度,保持金融监管尺度的一致性和连续性,避免不同部门政策相互叠加、层层加码而引发新的风险。同时需要加大和改进与市场沟通,引导和稳定金融市场预期,善用市场力量和经济的自我调节与修复机制。
文章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我们要把握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两个关系,提高防控金融风险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将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与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战略主动战结合起来,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