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日报) |
中评社北京1月13日电/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是发展融资缺口。一些西方政客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视作“债务陷阱”,无视其助推债务国经济增长、促进工业发展、为当地建设提供可持续资金保障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相比美西方金融机构,中国的贷款更有利于债务国经济增长,并且在促进工业发展等方面有突出优势。
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是发展融资存在巨大缺口。为了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基础设施、粮食安全、气候变化以及健康和教育等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资金缺口为2.5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截至2022年,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存量达到11.4万亿美元,同十年前相比增长了一倍。发展中国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还本付息压力沉重。
由于疫情冲击,发展中国国家的债务形势进一步恶化。联合国《2022年可持续发展融资报告——弥合融资鸿沟》指出,平均而言,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将其财政收入的14%用于偿付债务利息,这一比例几乎是发达国家(3.5%)的4倍。在全球范围内,由于疫情,许多发展中国家被迫削减本该用于教育、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预算。
2020年,G20提出了“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自2020年5月到2021年12月,债权国已经暂停了48个低收入国家共计129亿美元的外债偿付,其中中国的贡献最大。随后,G20又提出《缓债倡议后续债务处理共同框架》,以帮助这些国家重组债务和解决违约或久拖不决的流动性问题。
中国对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增长,现在中国已远远超过巴黎俱乐部成员国的贷款规模,成为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第一大债权人。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正在重蹈西方投资者上世纪70年代的覆辙,把很多投资浪费在无法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的“白象项目”上,如无人使用的港口等。另一种观点指出,相比传统债权人,中国贷款对债务国偿债能力考虑得较少,会损害债务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和债务可持续性。还有观点认为,中国贷款模式由政府和国有银行主导,存在条款不透明、过于商业化、项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西方一些政客甚至把中国贷款看作一种“债务陷阱”,是迫使债务国在无法偿债时做出不公平让步的外交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