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28日电/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圳已经起势,还要率先成势,既实现自我升级,也为全国探路开路。
近日,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转化应用的一个标志性成果,深圳首批自动驾驶网约车上路运营,引起广泛关注。
有人说,人工智能就是未来的电力。事实上,它现在就已经在发光发热。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以来,如今的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渐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与经济形态演进的革命性力量,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以“智”提“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以“智”图“治”,为社会治理开辟新格局;以“智”谋“祉”,为民生福祉拓展新内涵……人工智能的影响面越来越广,渗透性越来越强,展现出可观的商业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因如此,世界各国纷纷将人工智能列入国家发展战略。
深圳较早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在政策保障、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应用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如今,科研机构大量涌现,科技巨头大力布局,新兴企业迅速崛起,“网红”应用不断面世。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人工智能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深圳聚集了1318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且在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均有布局,形成了以产业应用为引导、技术攻关为核心、基础软硬件为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深圳有条件、有底气。
从实验室到产业园,人工智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体制机制运作,从基础理论突破到核心技术攻关,从新模式新业态的孵化到标准化规模化的推广,都需要下大力气去摸索、去探路。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圳已经起势,还要率先成势,既实现自我升级,也为全国探路开路。
用“芯”攀登人工智能金字塔尖。人工智能从“芯”开始,算法和芯片处于人工智能产业金字塔尖。虽然深圳的人工智能发展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在研发进展、应用场景、产业集聚等方面表现抢眼,但在高端芯片制造等核心技术上与世界顶级水平还有不小差距,稍有不慎就会面临“卡脖子”问题。核心技术靠化缘要不来,靠花钱买不来。深圳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向着人工智能产业金字塔尖不停攀登。
法治引领人工智能“扬善避恶”。跟很多新技术一样,人工智能也是一把“双刃剑”,其应用具有不确定性,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法律关系、道德伦理、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新挑战。人工智能到底有多“能”,取决于技术的颠覆性和适用性。而人工智能的“正能量”有多大,则取决于技术的规范度和产业的健康度。立善法促善治,引领人工智能规范发展,最大限度“扬善避恶”,善莫大焉。深圳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规模应用上具有先发优势,在人工智能领域地方立法上也应率先探索、提供样本。前不久,《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草案)》首次披露并提请审议,让人们看到了全国人工智能领域首部地方性法规的初貌。既为成熟的新技术快速应用提供法治引领,又给冒头的新技术演化发展留下足够空间,人工智能才能走得快且走得稳,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姚龙华(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