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筛查到治疗,家校医携手,难熬的日子总会过去
将青少年抑郁症筛查纳入体检,确实可以帮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早进行干预,也能让青少年在和抑郁症孤独痛苦的对抗中,早些得到援手。
“量表筛查是比较常规的方式。要选择规范的、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适用于青少年人群的量表。为了保证重要信息不会遗漏,我们也会让家长参与到调查中来。”沙莎说,抑郁症量表会涉及多个维度的测量,如情绪、躯体、睡眠情况等相关因素,也会问到自杀的意念与行为。“从健康管理的角度,我们需要把已经有自杀想法的孩子标记出来,防范风险。但我们也要思考,怎么在筛查时,让这些问题以更可被接受的方式提出来。”
家校沟通也很重要。沙莎建议,做青少年抑郁症筛查,尽量让家长“知情同意”。学校告知家长筛查的内容和意义,如果家长有质疑和顾虑,学校可以联合专业机构答疑解惑,在告知阶段消除一些误解。
“对筛查结果的应用,要注意保护青少年隐私。”徐凯文提醒,心理健康状态测评结果的知情范围,应该控制在必要限度;教师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知识,给孩子恰当程度的关心。“特别要明确的是,不要因为筛查结果对孩子产生歧视和偏见。否则,以后大家不会如实填写量表了,筛查的作用也就削弱了。”徐凯文强调。
筛查,是筛查孩子患有抑郁症的可能性,提醒父母带孩子就诊。
别把抑郁症看成绝症。它需要被重视,但也不要被它吓倒。根据整体的数据,一半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是可以被治愈的。
沙莎说,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应进行的是综合治疗;要用药,也要开展心理疗愈;治疗孩子,也要把家庭纳入,对家长进行宣教和辅导。“最理想的情况,是由家庭、学校、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组成联盟,从用药情况到心理治疗情况再到日常生活情况,全方位地跟踪关注患儿,并针对患儿的康复情况和康复策略进行密切沟通。”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与心理健康需求相比,我国的精神科医生和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数量都不足。
家长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孩子配合治疗。
如果孩子需要用药,要尽量做到足量足疗程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