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20日电/本周是全球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的发布周,中美欧三大经济体的数据密集披露,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就2024年的资产布局进一步捋顺思路。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07%。消费数据的强劲体现中国经济复苏顺利,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机构开始明确表示,要积极主动布局人民币资产。毕竟,中国是世界唯一在2023年如预期增长、且结构健康的主要经济体,美国和欧元区则依然处于超高利率政策的经济压抑预期的阴影中。
健康的经济结构不能依靠大规模政府举债来维持,这是当前中美两大经济体最大的区别,也是为什么中国10月份宏观数据中的消费数据格外重要。从大的宏观周期角度看,全球经济都处于疫情后的复苏周期,各国政府都有十足的动机和理由扩大政府债务,用以刺激投资和消费、刺激股市,更可以“拉拢”普通民众赢得民意和争取选票。但是,这种债务扩张并非是免费的,短期的经济繁荣需要子孙后代吃苦还债,因此,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应该审慎举债。
自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扩张显然是不审慎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面对貌似繁荣的美国经济,越来越多的金融市场交易员开始怀疑美国政府最终会赖账,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呼吁“去美元化”。因为一旦美国政府出现债务违约,那么二战后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必将面临崩溃。这种担忧是迫在眉睫的。2023年财年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将达8790亿美元,超过其GDP的3%。雪上加霜的是,由于美联储连续加息,未来几年美国的国债结构将从低利率迅速转向高利率,2024年美国仅国债利息支出就将突破万亿美元,如果要加上惯性扩张的政府财政赤字发债规模,美国政府想靠税收来还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中国则处于完全不同的节奏中。相比于美国,疫情并没有让中国政府的债务规模显着扩大。虽然市场上不乏“鼓噪”中国政府也学美国“比烂”发债印钞的声音,但是中国经济的周期结构并不适宜政府部门的金融“再加杠杆”。其大背景是中国经历了房地产“野蛮生长”的周期,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的应对,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房地产周期、积累了金融风险。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抑制,我们经历了可谓艰辛的过程。2023年的房地产投资预计萎缩大约10%,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如建筑业、家电业、金融业也多多少少面临一定的困境。
疾风知劲草。中央政府扛住了房地产周期的下行压力,面对举债态度审慎,让中国经济的顺利复苏显得更属可贵,而10月份宏观数据中的消费数据格外亮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前10个月同比增长6.9%,如果再考虑到极低的通货膨胀率,可以说中国老百姓的民生福利提升明显、经济的韧性和弹性如今已经得到充分展现。这样的宏观数据充分证明了中国广域群体的消费扩张,同时也说明纵深发展的消费下沉、市场下沉的大趋势依然强劲。这得益于过去10年来对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持续投资,以及更加广泛的对县域经济的持续重视。
从金融投资角度,消费下沉和市场下沉带来的市场机遇,与房地产“增量资产货币化”的周期不同。所谓“得县域者得天下”,在中国成功的企业需要靠深耕基层市场、靠深谙不同地域特征、靠中国特色品牌来竞争,而非简单地依靠资本扩张来扩大规模。说白了,在新一轮商业竞争中,企业家要真“懂中国”、理解中国文化。这种市场新格局,已经在疫情中初显端倪,越来越多的中国区域品牌开始走向全国,其品牌内涵也从最初对国外知名品牌的简单模仿,开始融入更多中国元素,其连锁经营也越来越本土化、多元化,同时更加重视互联网新技术在营销和管理中的应用。这种发展变化,也在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许维鸿(甬兴证券副总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