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4月16日电/风,轻抚脸庞;雨,淅淅沥沥。对于这个春天的到来,官兵们有着自己真切的感受:阵地的风终于不再那么刺骨,导弹的金属外壳终于不再那么冰凉,操作兵器的手指也不再那么僵硬……新装备列装以来,南部战区空军某旅风雨兼程,磨砺剑锋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
一
那年新装备列装后,他们顺利通过了上级机关战备考核。但是担负战备任务只是第一步,随后的实弹检验中,部队要面对未知、复杂、全新的射击课题,则是一份更难的考卷。
深夜时分,渤海之滨寒风凛冽,阵阵海浪激烈地拍打着岸滩。虽然刚入初冬,但气温已逼近零下10摄氏度,营长石覃波搓了搓手,跺了跺脚,尽量让肢体保持灵敏。倏然,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全体官兵迅速冲向战位,闪烁的头灯与夜空点点的星光交相呼应,构成了一幅静谧与激烈共存的独特画面。
这是他们营接新装后的首次实弹打靶。数小时前,在考核组的导调下,他们趁着夜色机动到这里,已经经过了一轮夜间紧急机动考核。接下来是最重要的课目:实弹发射!
按以往经验,接装首次实弹打靶的课题设置一般不会太难,主要是检验官兵掌握兵器基本操作的能力,但这回完全颠覆了石覃波的认识。部队经千里机动,刚从火车上卸载,就被命令直接进驻实弹射击阵地,并且进驻就打考核。
而接下来的实弹射击课目,都面临着接近实战的复杂环境,而且全部在夜间进行。射击全程也采取临机导调,上级指挥所根据战场态势进行拦截任务分配,每个营长的手里只有课题库,目标在哪里、什么类型、几批几架、是否有干扰等,一切只有上级下达拦截命令那一刻才会知道。
一切就绪,上级的命令也很快下达。天线开机,转动的阵面、无形的电波正严密地捕捉着敌机的魅影。位于搜索席的引导技师胡森擦了擦手心的汗,深深地调整了一下呼吸,目光紧盯显示屏,并不断调整搜索参数和方式。突然,一个微弱的信号在屏幕上隐约闪烁,凭着千百次捕获训练的经验,他果断判定目标,快速实施捕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