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晓求(中评社 海涵摄) |
中评社北京2月3日电(记者 海涵)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吴晓求日前在人大重阳举办的“2022宏观形势年度论坛”上表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对于中国经济预期转弱的压力,制度改革十分重要,信心来自制度的稳健,来自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来自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完善。
吴晓求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中国经济在2022年乃至未来一段时期都将受到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是中国经济在比较长时期内受到的较大约束和困难,这种困难的复杂性需要注意。
吴晓求表示,从外部环境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回顾过去中国经济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有利条件就是有一个比较和谐的外部环境。我们抓住了内外部有利的时机,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经济建设中,与此同时,也在用战略的思维在思考外部环境的稳定。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世界各国是相互促进的、是互赢的。中国能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世界也能给中国一个更多的发展空间。当前,中美经贸关系备受关注。中美经贸不太可能脱钩,因为脱钩对于两国都是非常危险的。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石,也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中美关系,要想一些办法让中美关系回到正常的轨道。
“中国现在在讲的双循环,虽然是以国内循环为主,但还是强调国内国际循环协调发展。因此,国际循环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吴晓求说,外部环境现在确实变得非常复杂微妙,无论是逆全球化、单边主义,还是民粹主义以及贸易保护主义,这些都对全球经济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性。此外,新冠疫情更是加剧了世界经济关系和地缘政治的重构,给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会带来新的更大的不确定性,也会使得世界很多国家的经济内向性大幅增加,试图以此想降低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吴晓求表示,为克服这些重困难,最重要的还是要朝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前行。我们要不断的深化市场经济的体制。根据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制度完善、制度改革比政策调整更重要,信心来自于制度的稳健,来自于制度朝着市场经济体制方面不断的完善。当然,在更广泛意义上,还包括法治的完善。所以,法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进步,是人们信心的根源。此外,还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政策稳定比什么都重要。制度是坚固的基础,最后要通过政策来实现,政策不能变化太快,要高度重视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当然,经济出现一些问题,可以微调。政策除了经济政策还包括各类监管政策,我们还是要朝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道路、体制的方向走,所有的政策要符合这样的要求。“如果这些做好了,中国经济会有强大的韧性,也会有非常好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