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户籍制度经常遭到西方学术界和媒体的批评,认为其意味着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不平等待遇。然而,户籍制度幷未脱离中共创建和谐社会的长远目标。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同年国务院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相关文件提出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幷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等。这些改革旨在以公平的方式将城镇管理与商品和服务的扩展结合起来。今年3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政策文件,要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
西方总是强调中国户籍制度的“强制”特征,但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真正的强制总是通过资本强加的剥削和非人性化的逻辑来表达,贫民窟就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在地球上的其他地方,存在着大量贫民窟,它们在住房、卫生、安全、交通、垃圾收集和其他公共服务方面造成了悲惨的后果。
巴西的例子具有象征意义:约1710万人生活在贫民窟中,占总人口的8%。巴西未能保持其在人民福祉方面取得的为数不多的进展,目前正陷入巨大的困境:3300万巴西人处于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态,大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越来越多,失业和贫困问题日益严重。
在中国,户籍制度在城镇化进程的地域管理和行政管理中至关重要。西方的一些质疑忽略了在发达国家,商品和服务的普遍化也始于城市人口。换句话说,在中国的领土和人口条件下,这是一项公共政策,尽管面临挑战,但它能够应对和克服更重大的问题。随着中国人口转型的完成以及权利范围随着福利国家建设而扩大,这一点将变得更加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