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俄罗斯专场演出展现民族管弦乐独特魅力
http://www.CRNTT.com   2024-01-10 10:43:51


 

  俄罗斯国立学术管弦乐团已经有135年历史,曾两次来华演出,还改编并演奏过中国作曲家赵季平的《和平颂》。通常来说,弹拨乐器个性鲜明,穿透力强,但在民族乐团里如何很好地相互融合,是一个难点。栾冬在观摩后说:“他们乐团的演奏非常融合,包括巴拉莱卡、曼陀铃这些弹拨乐器,都配合得特别好。”

  于帆说:“我和他们乐团的首席指挥季米特里·霍赫洛夫有短暂的交流。老先生很有风范,非常值得我学习。”栾冬告诉记者,中俄两个乐团还达成了未来交流合作的机制,双方将加强联系,在曲目上进行交流和分享,并表达了同台演出的意愿。

  不只是此次俄罗斯之行,近年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巡演足迹遍布欧洲、大洋洲、北美洲、中亚等地区。

  刘西站曾多次随团到海外演出,比如2016年10月,他在美国、加拿大表演《百鸟朝凤》;2017年2月,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奏《看秧歌》。“唢呐是非常传统、接地气的乐器。这些曲目很中国,也很国际,在国内外舞台上都很受欢迎。”刘西站说,他在活动中也接触了很多外国乐器,能真切地感受到音乐是相通的。

  在海外演出时,栾冬常常会被外国观众问到一个问题:中国民族乐团里为什么会有大提琴、低音提琴、西洋打击乐呢?栾冬说:“其实除了这些西洋乐器,乐团里的常规乐器也不限于单一民族乐器,还有琵琶、胡琴等,都是历史上文化交融的成果,并得到发扬光大。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开放包容的民族,我们接受和拥抱一切美好。”

  最近,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成员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上半年,他们将在西班牙马德里、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和马耳他的中国文化中心,演出“丝路掠影”民族音乐会,以大提琴配合其他特色民族乐器,演绎中国音乐作品,也用中国的音乐语言诠释外国作品。

  “音乐是世界各地人民交流的桥梁,它通过声音传递到耳朵,再传递到心灵,虽然是无形的,但音乐可以牢牢地抓住人心,直抵灵魂。”栾冬说,未来乐团的海外演出将尽可能多一些导赏、多一些互动,给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带去更加丰富的中国民乐体验。(来源:人民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