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美国对华贸易战的两个本质和两个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23-03-26 08:42:24


  中评社北京3月26日电/2018年可以说是中美建交后美国政府强化“对华遏制”的起点,当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华301调查报告”签署总统备忘录,宣布将对中国产品加征额外关税。这标志着华盛顿对华发起近几十年来世界贸易史上最大规模的贸易战。

  环球时报发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文章分析,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从贸易到科技、产业领域,5年以来美国对华经贸政策日益清晰和趋向对抗,其本质是“两个工具”。

  第一,沦为对华冷战、阵营对抗政治战略的工具。 

  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对华贸易战、科技战的叙事方式、具体路径和政策措施,都是其整体对华战略方针的贯彻。一定程度上来讲,美国已经不再有基于经济规律和商业利益的对华经贸政策,只有冷战思维、对抗围堵手段及零和目的。

  美国在政治上和战略上认定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意图又有能力重塑国际秩序的竞争者,对美构成最严重地缘政治挑战”,因而在经济上企图扼杀中国的出口市场,进而扼杀中国实力继续增长的源头——先进科技和高端产业。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核心,和《芯片与科学法》、《通胀削减法》、芯片四方联盟(CHIP4),以及大幅提升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规定等法律、政策和措施,都超出了关税和贸易限制的范围,是企图强行将中国封锁在世界前沿技术之外。

  美国在地缘战略上的一个基本途径是纠集盟友,运用G7、美欧峰会和北约维护它所主导的“国际秩序”。根据此逻辑,在经贸政策上,其组建跨大西洋贸易与技术理事会(TTC),企图建立排除中国、“以价值观为基础”的高科技产业供应链,特别是芯片供应链。而随着美国的地缘战略重心转向“印太地区”,经贸政策上也相应提出了排除和围堵中国的“印太经济框架”。

  第二,沦为逆全球化和对抗多边贸易规则的工具。 

  美国所有对华科技、贸易及投资打压围堵,以及纠集盟友隔断中国,都是直接与全球化对抗,与WTO为中心的多边贸易规则对抗。它们直接违反了世贸规则的精髓——无条件的多边最惠国待遇原则(非歧视原则),违反了公开公平竞争原则,而采取了关贸总协定有关条款禁止的单边认定、单边关税和单边限制,违反了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文件《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规定。美国单方面采取的钢铝关税和基于“对华301调查”而对中国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的单边关税已被WTO专家组认定为非法。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已被中国诉诸WTO,中国已在世贸组织货物贸易理事会会议上对美国《通胀削减法》违反世贸规则做了全面细致的梳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迄今共立案616项争端,其中美国作为被告为157项,占总数四分之一强,超过欧盟和中国被诉案件数之和。美国对华贸易战和科技战,不但是中美双边问题,而且是美国对抗多边规则的全球政策的一部分。美国自己毫不掩饰这点。2018年美国贸易代表署提交国会的《2018年总统贸易政策议程》年度报告表示,现行多边贸易规则是针对美国的;美国不允许世贸组织损害美国企业和家庭的利益。可以说,美国是全球化和多边贸易规则的最大破坏者。

  文章指出,究其根本,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有两大根源。

  第一是政治根源:对霸权受潜在威胁的焦虑和不安。美国对外战略和政策的总前提是,美国的霸权是历史合理形成的,不允许其受到动摇。其他国家只能按照与美国一致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社会制度运行。在一些美国精英看来,中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与美国完全不同,而实力正在日益接近美国,这引起他们的极大不安。在他们的设想中,美国一定要把中国削弱到在前沿技术、高端产业和世界影响力方面对它无法构成重大威胁的程度。

  第二是经济根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衰落。美国制造业在20世纪70年代中达到顶点,此后竞争力逐步下降。到了21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设计、品牌、金融和营销,制造业竞争优势日益缩小。美国虽然具有土地、能源成本优势,但不具备劳动力成本优势,也不具备海外市场地理优势(欧洲和亚洲市场上已经发展起来的当地企业更具竞争力)。而世贸规则的精髓恰好是按照市场比较优势,所有企业都平等地进行全球自由选择、自由竞争。这正是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其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的产业实力和竞争力而推动建立的规则体系。随着几十年来竞争力的消长,美国走到了自己的反面。因此,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基本的政策选择都是对抗世贸规则,单方采取限制,人为划分供应链,以确保美国利益。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