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3日安徽报告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以来,连续几天,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辽宁省沈阳市、营口市,检测出多个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这是在“五一”假期后突然敲响的疫情警钟。
从某种程度上说,疫情是最强效的疫苗接种令。此前,很多开启疫苗接种的地方,民众对接种存在犹豫情绪,紧迫感不强,动力不足,有些地方还通过送鸡蛋等小福利鼓励人们及时接种。在近日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后,人们抢着打疫苗,有些市民还冒雨排队接种。
人们打疫苗的积极性大增,从数据统计可以明显看出:5月13日,我国单日接种1263.8万剂次,这是自3月24日我国启动新冠疫苗接种日报制度以来单日最高接种量。紧接着,5月14日单日接种1372.3万剂次,又突破了13日的纪录。5月15日、16日是周末,但接种剂次仍在高位,分别达1235.4万剂次和1395.1万剂次。
单日接种剂次达到1200万剂次以上规模,已基本与我国当前的疫苗日产量持平。从总数看,截至2021年5月16日,我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40693.8万剂次。而要建立七成人接种疫苗的免疫屏障,我国需要给10亿人接种20亿剂次疫苗。已接种剂次与目标剂次,大约还差16亿,如果能保持目前这样每天超过1200万剂次的接种频次,那再过四个半月即可完成目标。
新冠疫苗要在保障供应的基础上有序接种。面对连续几天的疫苗接种高峰,合肥市委5月15日研究决定,倡导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市直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要让群众优先接种疫苗,特别是要让一线工作人员优先接种疫苗。这一做法值得称赞。当群众犹豫要不要打疫苗时,党员干部带头接种是一种示范;当群众争相接种时,党员干部退后礼让是一种担当。
疫苗问世标志着人类应对新冠疫情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疫苗能否实现全球覆盖,是人类能否战胜新冠疫情的重要因素。疫苗能否实现全国覆盖,也是在全球疫情大流行背景下,中国能否在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的同时,保住前期疫情防控重大成果的重要因素。
国内不时出现的零星疫情提醒人们,常态化疫情防控不能放松。构建免疫屏障需要全体国民的继续努力,需要大家告别“疫苗犹豫”,口罩要戴,疫苗要打,发热要测核酸,防疫不可松懈。(作者:畲惠敏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