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没发生政治风暴造成的经济危机,香港的公共财政本已存在极大隐忧。由于香港的税基十分狭窄,很依赖卖地收入,只要经济下挫,水源减少,收支便立即失衡;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与福利开支持续大幅增加,早晚会陷入长期财赤危机。倘若政府财政出现这恶劣情况,储备耗尽,香港金融将失去支持而变得不稳,对经济的创伤将难以估量。特首对此严重后果,不可能不知道。
可是特首的做法,却似乎朝着财赤恶化的方向走。她今次动用一百亿经常性开支推解困措施,看来非“只此一轮”,还可能会陆续有来,在民生方面大量“派糖”,以消减因修例风波造成的社会怨气,从而挽回她和政府的民望。若然如此,政府财赤将进一步扩大,未来公共财政负担会不断增加;到了这境况,整体经济也将受打击。
社论指出,面对政治动荡与经济下滑的双重打击,政府本来更应紧守谨慎理财的原则,尽力避免扩大赤字,特首不应偏离这方向,反其道而行,留下长远不利民生经济的后果。
事实上,特首“放水”搞民生措施,并不能纾解她推动修例导致的乱局,也不能修补施政不足造成的伤痕,政治问题只可以政治解决,而这也是她要负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