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2月9日电/联合早报今天社论说,新加坡政策研究所就国人价值观转变的调查显示,新加坡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出现明显改变,在2002年认为工作占据重要位置的人占了90.8%,如今却降至82.6%。近四成的国人不会为了工作而牺牲自由时间;但也有近八成赞同“不工作人会变懒”。与此同时,家庭生活在国人心目中依然保持核心地位,认为家庭在生命中占重要位置的人多达92.1%。
由于两组调查数据相隔近20年,所以相信这一价值观转变,反映了年轻一代国人跟上一辈的差异。一些分析者因此感到担忧,认为代际鸿沟或在未来更为突出。其实这恐怕是多虑了。所谓的代际鸿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时代的改变意味着每一代人的成长经历皆有不同,表现在价值观的取舍上自然就会不一样。如果情况相反,可能才真正值得关注。
年轻国人不再如同长辈那般重视工作,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建国一代和立国一代出生及成长于动荡不安的时代,当时物质相对匮乏,前景也充满变数;要维持基本生计,自然必须奋发图强,努力工作。牺牲个人自由时间乃至家庭幸福,对那一代人而言恐怕都是必要的代价。也多亏了上一代人的付出,新加坡才能够在短短的数十年间,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新一代国人出生和成长于太平盛世,国家基本克服了生存的挑战,解决了民生所需,国民生活水准显着提升,个人相应地也有了更多的人生选择,工作不必然继续占据生命里的核心位置。但就此断言年轻国人的工作伦理不如上一代,恐怕也不尽公允。毕竟调查发现,还有超过八成的国人仍然把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而且几乎同样多的人赞同“不工作人会变懒”。
更多年轻人不再那么重视工作的背后,可能还有另一种值得探讨的可能性。除了生活条件比上一代优越,年轻国人也面对前景不明朗的困惑。智能科技一日千里和日益普及,颠覆了众多行业生态,甚至直接消灭了大量的工作岗位。除了职场“无人化”的威胁,还没有被淘汰的工作,前途仍在未卜之中。这种高度的不确定性,很难让人继续把工作奉为生命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