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美国“全球民主联盟”的构建及其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21-03-20 00:12:17


 
  三、“全球民主峰会”前景展望

  2020年总统大选中,拜登在不同场合明确表示,一旦上台执政,将召开“全球民主峰会”,加强与盟友伙伴的协调,推广西方的价值理念,以此应对中俄等“威权主义国家”的挑战。不少美国精英人士认为,过去四年,特朗普的所作所为嘲弄了民主的准则和规范,加速了美国民主制度的衰败。为了扭转这一趋势,拜登提议召开“全球民主峰会”(Global Summit for Democracy),以便“重振自由世界各国精神信仰和共同目标”。拜登团队承诺,在上任的第一年“将世界上的民主国家团结起来,强化民主制度,坦诚面对那些民主倒退国家的挑战,幷且制定共同议程来应对对我们共同价值观的威胁”。现在拜登政府已然上台执政,“全球民主峰会”也在筹备之中,年内大概率会召开。

  作为一个自由国际主义者,拜登多次表态要加强同盟关系,弥合分歧,奉行多边主义,重视国际合作。欧洲国家熟悉这位政坛老手,对于性情温和、政策预期性强的拜登给予期望。双方都有期待,因此在“全球民主联盟”的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苗头。

  2020年12月15日, 北约前秘书长拉斯穆森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向全球民主国家发出呼吁,号召他们重新回到美国身边,围堵中国。拉斯穆森认为,2021年,美国及其盟友将迎来扭转全球民主倒退、击败中俄等国的绝佳机会,应该组建一个奉美国为首的民主国家联盟。拉斯穆森认为只有美国拥有担当围堵中国这一重任的能力和影响力,因此其他民主国家必须以美国为核心。不仅如此,拉斯穆森还对拜登给予了很大期望,认为拜登是一位坚定的领导人,同时也能抓住机会带领美国重新占据领导地位。⑨

  2021年6月,英国准备将邀请印度、澳大利亚和韩国的领导人参加在英国举办的七国集团峰会。“民主十国”计划主要是就全球贸易改革、技术进步等领域达成共识,以此来围堵中国以及俄罗斯等国家。除了有意提升英国脱欧后的国际地位外,就是应和美国的动议。这次会议很可能成为美国召开“全球民主峰会”的重要铺垫。换句话说,拜登政府有可能在伦敦G7峰会后才会召开“全球民主峰会”。其一是拜登政府国内事务繁忙,主要忙于国内防疫、移民和种族等问题。其二是需要时间和其盟友伙伴进行沟通和磋商。其三是客观存在的新冠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美国国内有人认为,召开视频峰会,要比各国元首齐聚美国的效果要差许多,因此要尽量在美国召开线下峰会。

  欧洲立场出现这样的变化也在意料之中,毕竟大西洋两岸是打断腿还连着筋的盟友关系。

  其一,美国投入了财力,提供了安全保障及相关优待安排,大西洋两岸的盟友关系是其他普通国家关系所难以比拟的。

  其二,美国与盟友之间尽管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曾经携手度过了艰难岁月,甚至经历过“鲜血凝成的友谊”。战后很多盟国的政府甚至就是美国所扶植起来的。这种历史的惯性所带来的趋势不容忽视。

  其三,美欧具有相同的价值理念。美国和绝大多数盟国的价值理念是相同或类似的,推崇西方自由主义民主价值观,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乃至生活方式都比较相近,相互认可度高。这有助于强化美国的同盟体系。

  其四,作为霸权国家,美国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动员力,“头羊效应”显而易见。正是基于上述三项因素,美国才建立起强大的同盟体系,成为其霸权的主要支柱。反过来,美国的综合国力至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够匹敌。即便个别盟友或伙伴有不满情绪,但也不会轻易带头去挑战美国,因为那样风险性很大。美国可以凭藉强大的实力,可以软硬兼施,稳住队伍。

  其五,西方国家有了危机感,因此有意“抱团取暖”。现有的国际秩序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建立起来的。面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共产主义大国的快速崛起,西方国家内心深处还是有排斥的。毫无疑问,这种“全球民主联盟”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这是以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为取向的新联盟,意在维护西方所主导的国际秩序。某种程度上,与其说是一种霸权心态的产物,不如说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大西洋两岸的关系也会时不时出现矛盾,发生争吵,但至今幷不足以让美国的同盟体系分崩离析。随着综合实力的相对衰落,美国越来越要求盟友和伙伴承担更多的安全防务。与此相对应,美国的盟国们也变得越来越自主独立,因此也会根据自身的利益评估来做出政策抉择。比如,欧盟不顾美国的强烈反对也要与中国达成投资协定,就是经过了七年的反复观望琢磨和深思熟虑而做出的决断。这是一种务实的利益选择,但这幷不意味着价值理念上对中国的认可。

  就“全球民主峰会”参会范围而言,民主十国(D10)参会是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欧盟国家或整体吸纳欧盟,兼顾美国在各个地区如中东、拉美、非洲和东南亚的伙伴参加这个峰会。如果参会国家太少,既缺乏代表性,也很难发挥影响力。

  受邀国家名单将被认作是拜登政府决定要亲近或疏离哪些国家的重要标准。无论峰会在何时举行,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等国几乎可以肯定不会受邀。相反,这次峰会将可能讨论如何在网络和科技领域反制中国和俄罗斯。不仅如此,美国一些非政府组织(如“国际共和研究所”)和政客呼吁拜登政府邀请台湾参加民主峰会。

  拜登将这场峰会称作“民主峰会”(Summit for Democracy),而非“民主国家峰会”(Summit of Democracies),目的就是保留邀请空间,淡化对抗性。即便一国幷非美国认可的民主国家,但如果该国政府声称支持民主,那么也有可能会应邀参会。不仅如此,拜登将会邀请公民社会组织、商业团体、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高科技公司等参加峰会。拜登团队曾表示,将呼吁包括科技公司和社交媒体巨头在内的私营部门采取行动,做出自己的承诺,认识到肩负的责任,以及他们在维护开放、民主社会和保护言论自由方面的巨大利益。

  就目标而言,“全球民主峰会”的目标是搭建一个“全球民主联盟”,以便“民主国家协调立场”。维护和推广西方民主价值理念,提升西方国家的话语权,增强西方国家的内部凝聚力。

  就次序而言,拜登政府推动应当是先内后外,先易后难。所谓先内后外,就是拜登政府首先在美国国内推出一些改革措施,扭转特朗普政府破坏美国民主的做法,先行提升美国的国际形象。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1月29日表示,中国是美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但应对中国及美国所面临的其他各种挑战,美国必须“先整理好自家屋子”,恢复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国内秩序。⑩

  所谓先易后难,就是不寻求全面铺开、一步到位,而是逐步推进,渐进式推动西方国家在经济、外交、政治、安全等领域立场和主张的协调一致。

  首先是形成一个西方国家为主体的磋商协调机制,以便在国际规则制定和改革方案推出方面占据主导优势。

  中短期目标是形成一个民主国家的经济共同体,即民主国家之间加强经济合作,加强科技研发和应用的规范。

  长期目标是推动基于民主和人权的全球政治体制,维护和巩固美国为首的西方价值理念和规则在全球政治体制中的主导地位,压制非西方民主力量的上升。

  当然,仅仅一次“全球民主峰会”难以达到这样的高度,之后将会有一系列动作跟进,甚至会衍生出新的专门机制。“全球民主峰会”很有可能成为一年一度的论坛,美国将会在其中发挥领导作用。这其中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牵涉到主要大国之间的互动,包括跨大西洋关系的恢复与发展。“全球民主联盟”能否形成立场高度一致的对华立场,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中国的回应。有美国学者认为,在目标的确定上,拜登政府也不能期望过高,更多是一个磋商和协调机制。

  四、“全球民主联盟”带来的风险挑战

  美国有意通过“全球民主峰会”搭建“全球民主联盟”,本质上就是基于共同价值理念的拉帮结派,抱团取暖,继续维持西方国家所主导的国际秩序。其发展的结果,可能人为地分割世界,形成民主国家对非民主国家的统一战线,而这无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具体到对华方面强化和巩固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在国际经济、技术创新和地缘战略方面结成对华统一战线,对华施加更大压力,阻遏中国发展步伐,保持其领先优势,防止中国崛起后会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压制“北京模式”而倡导“华盛顿模式”,维护美国为首的西方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