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官员须敢于担当
以往,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处处受阻,“修例风波”以来,更是疲于应对“港独”分子和揽炒派制造的麻烦,以致于本届政府就任4个年头,化解深层次矛盾仍未破题。今年“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多次提到,住房问题虽然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但总要有“开始解决的时候”。
的确,香港的住房问题再也不能拖下去了。内地人均GDP不及香港的四分之一,人均住房超过香港的一倍。香港作为发达经济体,竟然有20多万人还住在“劏房”里,身处重要岗位、掌握重要权力、肩负重要管治责任的人,是否感到愧疚?
完善选举制度后,“爱国爱港”的基本盘更加牢固,“行政主导”完全可以落实,政府的施政环境将进入回归以来最佳状态;如果还不能有所作为,那就有负中央厚望,有愧市民期盼。因而,政府团队必须有担当精神,要敢于“啃最硬的骨头“,破解用地难题。
香港的用地率仅及新加坡一半,香港不是没有地,而是开发不够。全港四成土地被纳入郊野公园及特别地区范围,每次政府欲开发部分土地,都遭遇部分人士反对;全港还有大量荒废的农地,其中大部分被地产商囤积起来;全港还有大批棕地,许多业权在私人手中,不愿释放。除此以外,建丁屋也有可释放的土地空间。
特区政府要敢于动真格,拿出真正管用的办法。该开发的土地要开发,该收回的土地要收回,该修改规划的要修改规划。既要依法依规,又要合情合理,增大土地供应量,促使房价降下来。
行政与立法须理性制衡、有效配合
完善选举制度后,“港独”分子和揽炒派被排除在体制之外,立法会席位由70席增加至90席,覆盖面更宽、代表性更强,加之赋权选委会选举部分议员,在特区的政治构架中,“爱国爱港”基础更为牢固。从理论上讲,行政与立法可以形成“理性制衡、有效配合”的格局,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双方还要努力。
其一,政府管治团队要提高依法施政的能力。“爱国爱港”是公职人员的基本条件,要履职尽责,还要出众的能力。以往,由于揽炒派的干扰,政府一事无成,也掩盖了政府管治团队的某些能力缺陷。但下一步情形不同了,政府的策略和措施是否切合实际、能不能见到实效?哪些人是“能吏”?哪些人是“庸吏”?要用业绩说话。那些明哲保身的官员,那些擅长“踢皮球”的官员,那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那些能力不足的官员,那些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官员,应该重新检视一下自己,想想能不能胜任下一步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