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这次,全球通胀真的来了?
http://www.CRNTT.com   2021-03-25 08:31:59


 
  一是金融市场的扩大和发展,对吸纳货币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同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很难计量出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的直接关系。

  二是货币的国际化,特别是美元的国际化,给美元的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如果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货币数量的扩张一定会带来国内经济的混乱。但如果该国的金融市场够宽够深、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那实际上货币的扩张反而能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此外,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全球首席策略师张忆东认为,现阶段无需对美国长债收益率的上升过于敏感,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供需关系达到再平衡,通胀不会达成持续性恶性失控,全球经济复苏将为资本市场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

  国泰君安固收研究则认为,总体来看,虽然很难重演70年代的大通胀,但通胀走高风险难以忽视。全球通胀将不可避免成为未来两年最大的风险,低通胀和低通胀预期的趋势可能被逆转,也因此中长期全球政策转向和利率上行的确定性较高。

  “关心增长是更重要也是更难得,通胀真来了再治也不迟,美联储也在密切关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对媒体表示。

  与各经济体货币监管部门的审慎严谨不同,金融市场更强调的是与势能结合的预期管理,而专家的分析则往往又与其观察角度与专业立场休戚相关,所以,关于通胀与否的结论可能还会持续争论下去,要弄清楚这件事,还需要擦亮自己的慧眼。

  来源:新华网“财经翻译官”栏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