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多张改革名片,让德清人引以为傲。但当国家、省市有关部门下来考核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群众满意度“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高”。
如何让改革红利可感受、能触摸、有温度?德清敞开门广纳言,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征集“微改革”意见建议230多条,建言献策的既有10岁小学生,也有70岁退休职工。开门搞改革,这项基于县域事权的体制机制创新,在不间断地征集、实施、反馈中形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导向,改革迅速得到了群众支持。
德清“微改革”第一轮33个项目已经完成,第二轮13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德清县改革办主任高芸介绍,“微改革”改的多是群众身边事,一是补齐民生短板,二是破解发展痛点,三是优化管理弱项。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丙宣曾多次到德清调研。他认为,德清“微改革”发挥精准对接基层群众的优势,通过实施一批“看似‘动小手术’、实则‘大有可为’”的改革项目,如同一个个“微创手术”,破除了基层治理过程中的痛点、难点、盲点问题,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
“微改革”办好群众迫切希望办好的实事
德清目前已经推出十多个民生改善类“微改革”项目。让黄伟如释重负的,正是其中的“保障群众特殊用药需求”。
德清通过线上线下征集建议发现,特殊病种人群配药难是反映较多的问题。经过调研,县医保局取消了对县里医院的均次用药考核这一“卡脖子”事项。此后,38种“买不到、报不了”的特殊病用药,陆续进入医院药房。
“目前特殊药的报销总额已超过840万元,惠及参保人员超2万人次。即便县里只有一个人需要,我们也会给他配。”德清县人民医院院长陆国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