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廖书兰讲述历史:辛亥革命成功离不开香港
http://www.CRNTT.com   2021-06-15 00:21:35


廖书兰现场剖析了香港革命志士黄世仲之作《党人碑》,引用大量历史典故重现了126年前孙中山先生发动广州首义的前因后果。(中评社 梁帆摄)
 

  《党人碑》主题内容是讲述如何推翻腐败的满清政府和宣扬革命思想,全书是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为主轴的纪实小说。廖书兰表示,小说开篇用象征手法来烘托时代气氛,隐喻孙中山顺应历史潮流,在时代的惊滔骇浪中,英勇开展百折不挠的革命行动。其主人公“与其医人,何如医国”,强而有力的表达了孙中山先生“胸怀大志”的抱负。她根据小说内容,结合史实资料和大量典故,总结出了广州首义失败原因:(一)内意见不一;(二)起义改期;(三)风声泄漏;(四)内有间隙。孙中山先生的手下缺乏干练的军事和特务人才,导致起义“漏洞百出”。三十年后,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严格训练军事人才,包括特务人才,这便是他数十年革命生涯中所得经验教训的产物。

  廖书兰认为,香港是训练孙中山民主思想、培养他革命思想的地方。孙中山13岁时跟母亲到檀香山,离开翠亨村,经香港坐轮船。他从檀香山澳门香港日本美国英国,他看到西方科技进步,船坚炮利。而中国是文明古国,却受西方国家欺压“风雨飘摇”,这激发起他的革命思想:古老的中国要改革。她继指,香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爱中华民族的城市之一,被英国殖民155年,也要为国家的富强做出巨大奉献。甚至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没有香港这座城市,辛亥革命不可能成功。如果没有香港人的参与,也不可能成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是香港人。其中,香港是兴中会、同盟会活动、政治宣传的后援基地,为宣传革命产生了10多份报纸,包括《中国日报》、《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等等。此外,新界原居民也有很多人参与这伟大的革命,如新界凤凰湖村、莲麻坑村都有其历史遗迹。在整个辛亥革命历程中,香港人捐钱最多的是李纪堂。李纪堂的父亲是香港富商李升,他倾家荡产的将钱财都供给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曾说:”是毁家纾难第一人!”最后,他在1943年香港过世,当时他的生活很穷困。因此香港一直以来都是一座“爱国城市”,而辛亥革命的“精魂”也在香港。

  谈及首次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逃亡海外的经历,廖书兰表示,孙中山具备3大伟人性格。第一,具备大难不死的经历,越是伟大的人,越是有多次大难不死的经验,能够大步跨过艰险;第二,具备忍受极大痛苦的能力,孙中山有一段时期其实很多人离开他,很多人不相信他,但他对他的革命事业始终抱有信心,忍受磨难;第三,勇于面对大难,不畏惧死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