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 |
中评社北京9月27日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重塑中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人民日报发表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祝合良文章分析,与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相比,新发展格局主要新在以下几个方面。
更加强调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地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立足新发展阶段明确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因此,要从全局的高度理解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更加注重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中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发生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外贸依存度从2006年64.2%的历史高点逐步回落到2020年的31.6%,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2020年的不到2%。与此同时,中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强化内需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强调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绝不是轻视国际大循环,而是要使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更加注重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要求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保持经济循环畅通无阻和产业链通畅运行。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像重视生产一样重视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同时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更加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之路,提高中小企业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性。
更加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强调自主创新。要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把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