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0月15日电/据人民日报评论报道,“放管服”改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近年来,各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职能。这项改革落地成效如何?还有哪些地方亟待改进提升?国务院16个督查组奔赴多个省份,查看实情、聚焦问题,力促改革进一步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效率。
■ 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政简易行,政繁难办。督查发现,在实践中,有关部门主动破解堵点、难点,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降低市场主体负担,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准入更便捷。督查组了解到,在宁夏,各级行政审批部门打破过去独立设置审批窗口的模式,再造审批流程。今年上半年,银川市新登记企业11304户,占全区登记企业总数的63.8%。在天津,通过试点推行“一企一证”综合改革,将行业准营涉及的多个单项许可审批由串联变为并联,实现“一证”覆盖企业全部经营内容。
退出更顺畅。第三督查组在河北了解到,今年3月起全省开展试点,进一步便利未开业和无债权债务企业退出,目前已实现简易注销5.35万户,同比增长71.3%。7月以来,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推行“分类注销、一网服务、提前预检、同步办结”,进一步推进注销便利化,有效促进市场新陈代谢。
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多久能开工?“拍地当天就能拿到施工手续!”吉林省长春至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告诉第七督查组,公司获得土地的同时,在长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交工程建设项目报审材料,当天即获得立项批覆,并领到建设用地规划、建设工程规划和建设工程施工等3个许可证,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