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0月17日电/IMF星期二将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6%下调到5.9%,其中对主要发达国家的下调幅度比较大,美国下调了1个百分点至6%,德国、英国、日本分别下调了0.5%、0.2%、0.4%。IMF对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了全球的平均数,即0.1%,从8.1%降为8%。
环球时报发表社评表示,削弱经济复苏势头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供应链紊乱和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美国等西方国家纷纷打“预防针”,要民众对圣诞节期间可能面对“空空如也的货架”做好准备。
这两大问题同样在影响中国,除此之外中国还有以恒大为代表的债务违约和房地产市场下挫的问题,另外就是缺电对经济的冲击。
IMF对中国预期的下调幅度小,反映了外界对中国宏观调控能力强的信任。星期三中国公布了9月份的外贸数据,数字非常强劲,而9月份是中国从疫情到缺电再到恒大事件同时挤压经济增长的时候。不过上述问题都很真实,它们对经济增长的侵蚀很可能会延时,我们切不可盲目乐观。
文章指出,拼经济复苏已经是当下国际竞争的主战场,各主要国家愿意不愿意,经济复苏表现都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相当程度上政治化。尤其是中美走了完全不同的防疫路线,两国又处于激烈的政治博弈中,中国克服经济复苏困难更加有效,将会同时产生更多的综合自信,这种自信亦将转化为抵制美方责难的有力依据。
目前的情况显示,供应链的断裂和紊乱正在蔓延。美国最早主动破坏了它与中国之间的一些关键供应链,但华盛顿没有料到后来新冠疫情带来的洪水滔天。供应链还会乱多久很不确定,美国“救”供应链,还是继续搞排除中国的关键供应链,它和盟友的协商环境也在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球供应链乱起来的情况下,中国的承受力和自我调节力被证明是相对最强的之一。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巨大、门类全球最齐全发挥了综合作用,美国和西方国家在很多领域离不开中国产品,很难推行替代战略已经被验证。拜登政府在美国企业的压力下开始建立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排除机制以及提出中美“再挂钩”可以说是被迫的态度调整。
文章分析,中国经济的战略形势是好的,优势不断显现。但我们的大量具体问题同时暴露了出来,我们需要调动起自己善于解决问题的机制性能力,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国家在当前极度复杂环境下的继续前进。
缺电问题必须加快缓解。缺电说明经济的需求端旺盛,它同时蕴藏了积极元素。电的问题从煤价到电价,以及它们的失衡,再到对电的合理分配,都是宏观调控的典型范畴。国家只要实事求是地开展调节,该突破的限制不再犹豫,实现电力的再平衡供应就一定能够做到。
解决其它问题的关键也是让实事求是的原则真正下沉到操作层面。疫情注定还会在一些地方零星出现,如果各地的防控都能够达到上海迄今的精准水平,那么全国的防控效率就将大为提升,经济受到的负面影响势必进一步缩小。
文章最后说,中国是有能力把经济工作进一步做得更好的,过去几年我们成功应对了外部打压,实现了外部破坏力的可控性,中国经济今后的更多挑战还是来自于内部,而应对这些挑战的主动权无疑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国家搞好经济的路线和决心十分坚定,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旺盛,只要各地真抓实干,面对真问题不来虚的,我们加快经济复苏和发展的综合能力就必将继续在主要经济体中领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