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0月19日电/网评:让港人望穿秋水的《长津湖》
来源:大公报 作者:向日朗
从年初开始,主旋律的电视剧及电影如《号手就位》、《觉醒年代》、《大决战》、《叛逆者》、《光荣与梦想》、《跨过鸭绿江》、《功勋》、《理想照耀中国》、《革命者》、《一九二一》、《我和我的父辈》及《长津湖》等陆续登场。
国庆前夕,《长津湖》在内地全线上映。全国人民在庆祝国庆的同时,通过观看该影片缅怀抗美援朝战争中为国牺牲的先烈。
笔者赶紧搜了一下香港电影购票网,国庆期间,《长津湖》竟然没有上画,不日上映有吗?预告片呢?啥都没有!全都是外国片!失望加疑问来了。
另一边厢,深圳河的北岸,《长津湖》在内地的票房节节上升,每日有过亿的票房进账,影视圈估计,《长津湖》有可能打破《战狼2》的56.95亿票房纪录,可见《长津湖》在内地的受欢迎程度。
期间,看了屈颖妍的一篇文章“我们重视的,是哪个国?”“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大名导联合制作的抗美援朝史诗式战争片《长津湖》,上画六天已大收二十三亿人民币,内地朋友都看了,都在讨论,唯独香港人全部搭不上嘴,因为这里的电影院没得看真实的长津湖,只能看虚构的占士邦。有时候觉得,两地要融合,不单靠经济,文化融合才更重要……同样,国家的热话、中国的潮流,我们一样无感。早年内地有套火热电影《流浪地球》,今日又有人人谈论的《长津湖》,香港人继续无份介入这种全国狂热中。连一套电影都不能同步放映,又难怪香港年轻人总跟内地接不上轨……”
看完文章后也访问了一些电影业者,原来两地同步真是有点难处的。
电影商和发行商投资电影,看的就是票房。票房收益,扣除政府税收、院线拆账、宣传发行费用、电影制作的总成本,余下就是利润。一些大制作,通常由一家电影公司主投,有合作过的其他影视公司跟投,利润按投资比例摊分。
票房嘛,没观众就没收益,像《长津湖》这样的主旋律爱国战争大片,在国庆长假期上画,在爱国的氛围下得到观众的认可,投资者也不愁没收益。撰文时,《长津湖》票房也快迈向50亿了。
反观香港,没有这样的土壤,发行商都左思右想,不敢引进。听说可能在10月底才能上,沦为二轮电影,情怀都被冷却了。在商言商,也怪不得片商,据业内人士指出,负责长片在香港发行的片商也是基于多种因素考虑才作出最合适的安排,这个“合适”当然只存在商业元素了。
在政府方面,香港电影发展局和艺术发展局能否就这些问题,和片商沟通予以援手呢?不致这部富有国民教育意义、由两名香港顶级导演打造的战争大片,迟到了整整一个月的情况重演!难道10月1日的国庆,要等到11月1日才能在香港庆祝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