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13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在云南昆明闭幕,会议正式通过“昆明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新华社 |
中评社香港10月27日电/今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与自然和平相处》报告,向全球公众阐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三大危机,新冠疫情确实在拉高世人的公共危机意识。去年有一场重要性毫不逊于奥运的大会也因疫情推迟到了今年,这就是上周于中国昆明举办的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其中的“重头戏”《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必须指定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上一个十年COP10所制定的2011到2020年“爱知目标”没有一条完全实现,这项涉及全人类的事业也正处于危机时刻。
法国《欧洲时报》10月21日载文《〈昆明宣言〉将践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文章说,上周三,作为COP15第一阶段会议的主要成果,旨在十年内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局面的《昆明宣言》获得通过。196个缔约方通过这份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宣言还作出增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施上述框架所需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等承诺,东道主中国已宣布率先出资15亿人民币成立相关基金。
一份清晰的政治承诺无疑会增强人们对“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达成和落实的信心。国际高度关注中国第一次主办如此高规格的生态环境多边会谈,由中国起草的《昆明宣言》和同期举办的生态文明论坛,将中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表达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也无疑会释明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国际组织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立场和诚意。
按议程和宣言承诺,被联合国将称为“巴黎协定式”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将于明年上半年在昆明达成。昆明COP15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历史意义,应可比拟当年的巴黎气候大会。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这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孤立应对,需要综合的解决方案。
不过,《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完整度、有效性,各个国家参与的兴趣、政治意愿,都与气候公约存在差距。气候变化如今已经成为各国政治和企业议程的一部分,是最受关注的公共议题,而生物多样性得到的关注和投入远不能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和成本,也多局限于具体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国际合作弱、资源配置差。即便是发达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件事因为涉及经济、政治、科学、道德等多个范畴,政治家、科学家、公众各方也难以达成共识,公共治理能力甚至落后于私人投入。这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价值是不相匹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