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政博物馆高雄馆展出中国近代邮政业务,这张珍贵邮票是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并贺中西通商50周年的纪念邮票。(中评社 高易伸摄) |
中评社高雄12月4日电(记者 高易伸)“邮政博物馆高雄馆”近日开幕,场馆内展出多组珍贵中国近代邮票,每张邮票都有其历史故事,让人大饱眼福。其中包括大清帝国于清光绪4年(1878年)由海关开办第一组“云龙邮票”;清光绪20年慈禧太后60大寿同时也是中外通商50周年(1894年),由海关总税司赫德建议发行的纪念洋元邮票。在电子商务、通讯盛行的当代,更彰显其重要时代意义。
邮政博物馆助理管理师郑胜治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这里展示了从大清帝国再到甲午战争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被日本人殖民,以及殖民登陆前,台湾民主国发行的“独虎邮票”。当然也有中华民主共和国时期,大总统袁世凯发行的邮票。
该馆内空间内约200多台坪,依展区特色分成特展及常设展区,包含邮政大事纪要、经典珍邮、绮丽方寸、异国邮情、邮政文物等动静态展示,另邀请集邮爱好者限时出借珍贵邮务藏品,其中邮票特展预计每半年换一次,开幕首场特展主题为“缤纷海洋”,望透过光影环场科技等互动吸引民众集邮。
现场展示珍贵邮票,由不少集邮爱好者分享,展馆特地请了保安固守,以防失窃。
郑胜治表示,大清国邮政系统尚未创办前,是先由海关来兼办邮政项目,当时的业务大多是官方对官方,朝廷对洋人通商的业务居多。当时的币值主要是以“洋元”为单位。清朝发行的“大龙邮票”分成1、3、5洋元。至于慈禧太后六十寿诞(清光绪3年)也发行了纪念邮票。中国当时的领导阶层位高权重,但不喜欢把自己的头像印制在邮票上头,跟西方的文化比较不同。因此中国当时印制发行赢票时,大多会找有吉兆寓意的图样,譬如“蟠龙”、“跃鲤”、“飞雁”等图案以为邮票发行图样。蟠龙则象征大清国国徽、鲤雁则象征鸿雁传书、鱼藏尺素,有邮递寓意,这一套邮票则发行于清光绪23年。
该馆除了展示大清国与台湾两岸历史书信的往来证据外,也有日本人占领台湾,台湾爱国志士不愿被日本人统治,因此成立台湾民主国,且发行“独虎”邮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