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准确把握基建投资适度超前
http://www.CRNTT.com   2021-12-28 09:06:58


  中评社北京12月28日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下,中央重提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既是基于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托底经济增长的重要考量,也是强化既有经济优势、壮大未来发展动能的内在要求。

  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之一。有测算显示,基础设施建设会产生明显的“乘数效应”,一份基础设施投资往往可带来数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及国民收入。事实上,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多年的高位运行,已经让人们尝到了适度超前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甜头,也有力支撑和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从短期看,亟需宏观政策发力稳增长,而基础设施投资正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公共财政支出受制于收入下滑、减税降费激励效果又相对较慢的情况下,基础设施投资见效更快,稳增长效果也更为直接。从中长期看,基础设施投资仍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的动力之一,也是释放后续消费潜力、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的初始环节之一。从这个意义上看,基础设施投资在我国内需体系中的地位不可或缺,而适度超前仍将是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投资有望对社会消费形成更为长久的支撑。

  与传统基础设施投资不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更加强调在碳达峰碳中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下,聚焦发力减污、降碳、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集群等重点领域,“绿色基建投资”的特征进一步强化。比如,我国正在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区加速开展大风电、大光伏基地建设,与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等,均契合了绿色发展的方向。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适度超前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方向之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均明确了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以数字化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数字技术开发应用的换道超车;另一方面则强调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用数字技术为能源、水利、交通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赋能。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对各地如何落实好这一政策思路提出了更高要求。历史上,由于缺乏科学研判和规划,一些地方所谓的新城变成了“空城”“鬼城”,不少基础设施贪大求全,带来了成本与资源的巨大浪费,这方面是有过深刻教训的。近段时间以来,在“双碳”“双控”目标约束下,个别地方片面追求效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顾实际搞“碳冲锋”或运动式“减碳”,中央及时出手进行纠偏,是十分必要的。

  需要指出的是,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还要避免以“适度超前”的名义一哄而上,表面上热闹又风光,最终往往是一哄而散、一地鸡毛。前几年,各地竞相上马的大数据中心、地铁等项目,若不是有关部门及时干预,可能还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总之,要全面深刻认识“适度超前”的涵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区域发展实际,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避免形成新的地方债风险。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顾阳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