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动态清零才是尊重科学
http://www.CRNTT.com   2022-04-10 09:32:19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4月10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当前,上海疫情形势严峻,网上舆论升级,一些“洋专家”反对中国动态清零的声音甚嚣尘上。他们罔顾事实推销“与病毒共存”论,说中国坚持动态清零不科学,试图诱导“躺平”。

  其实,躺平共存是侮辱科学,动态清零才是尊重科学!

  躺平共存论颠倒因果,不是科学选择。

  有一些躺平共存派,向支持中国动态清零的网友索要科学依据。如果你提供过去两年的中外疫情死亡人数和经济发展数据横向对比,他们不满意,认为不能反映去年底今年初才开启全球大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毒性下降的事实。如果你提供今年一季度的几个躺平国家的疫情死亡人数与过去两年的纵向对比,他们还是不满意,认为数据不全面不细致。在他们看来,只要不能提供让他们“满意”的数据,中国坚持动态清零就是不科学的。

  事实上,目前世界上躺平共存的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是先做足科学研究再选择躺平共存,而是先抗疫失败只能躺平,然后文过饰非炮制“与病毒共存”论来糊弄民众宣布躺赢。这是典型的因果颠倒且双重标准的“认知作战”手法:对躺平共存,他们搞无罪推定,拉“科学”来洗白;对动态清零,他们搞有罪推定,用“民生”造黑锅。

  比如,目前上海出现部分居民食物紧缺情况,明明原因在于此前的疫情防控不力和物资配送不力,却被共存派歪曲成“防疫影响民生”。我们要警惕这类把抗疫与民生对立起来的因果颠倒逻辑——没有健康权和生命权,谈什么民生?

  躺平共存论混淆概念,没有科学精神。

  躺平共存派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辞:奥密克戎死亡率比流感还低,没必要再严密防控。这是没有科学精神的胡扯,混淆了死亡率和病死率概念。

  死亡率关注社会风险,统计某年度因某种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在社会全体人群中的占比。病死率关注个人风险,统计因某种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在该病所有患者中的占比。社会防控策略的选择主要看死亡率,个人防治策略的选择主要看病死率。二者很多时候不一致,传播力强病死率低的疾病,常常比传播力低病死率高的疾病造成更多的人死亡,需要更严格的社会防控。

  人们常说的奥密克戎死亡率下降,其实是指病死率下降。从目前数据看,奥密克戎的病死率比德尔塔低,但死亡率要比德尔塔高。

  今年年初康奈尔大学发表的初步研究称,相较于德尔塔疫情期,奥密克戎疫情期病死率从5.3%下降至0.9%。

  一直走共存路线的美国,2020年新冠流行,月均死亡3万多人;2021年阿尔法和德尔塔流行,月均死亡4万多人;2022年第一季度,奥密克戎流行,月均死亡5万多人。

  这只是粗略估算,因为死亡率和病死率的统计通常以年为单位,奥密克戎才流行了几个月。但无论如何,躺平策略下,奥密克戎的死亡率都远远高于流感,二者根本不在同一个数量级。比如中国香港,今年刚过完第一季度,这波奥密克戎疫情已造成8000多人死亡,而在新冠流行之前的那几年,香港每年因流感死亡的人数最多300多人。

  动态清零才是尊重科学。中国尊重生命、科学研判,主动选择动态清零的防控策略,并有能力成功执行。两年多来,中国在世界排名前列的经济体中新冠死亡率最低、经济发展最好,又进一步验证了这一选择的科学性。面对当前的上海疫情,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念,别被颠倒因果、混淆概念的躺平共存论带歪了。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