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23日电/据大公文汇网报道,随着新冠疫情放缓,本港消费近日略见起色,不过外围风险正逐步上升,美国加息很可能只是刚刚开始,对本港楼市、营商成本和消费都造成压力,经济下行风险增加,与内地通关的重要性只会愈来愈突出。不过众所周知,新冠病毒还在变异转化,再加上国内外完全不同的抗疫思路,盲目追求一下子全面通关并不实际。本港应正视差异,舍难取易,逐条逐项与内地磋商局部通关,再视情况将范围扩大,或许会是较务实可行的办法。
本港作为细小外向型经济体,经济必须保持对外部开放,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内地开放。香港总商会新任主席阮苏少湄昨日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通关对经济复苏至为重要,过去一段时间本港有如“孤岛”,流失很多人才及金融生意。她相信,与内地通关是下任特首优先处理的工作,即使不能即时全面通关,仍期望能与内地当局商讨,研究可否率先采用“闭环式通关”,让有关人士“点对点到访”。
本港商界一直建议在全面通关之前,设计一条闭环管理的特殊通道,容许双方企业人员往来,然后再逐步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实现全面通关。事实上,北京冬奥会采取的全程闭环管理,对所有参赛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闭环“点对点”管理,这套模式已证明有效。不过这套模式要移植到通关,必须集中局限在有限的区域,确保病毒不会外溢。
此外,另一打破困局的可行方式,或先从深圳开始,再到广东全省,然后视情况进一步扩大。深圳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对疫情防控都十分成功,港人居于当地、以及这些地方居于本港的人数众多,经贸民生来往本来就十分频密。先争取本港特定人群(例如商务和跨境团聚家庭)免检疫入境深圳并只限在当地活动,就算出现病毒外溢也方便追查防堵,风险相对可控。
全球疫情一日没有消除,任何形式的通关都无可避免会有病毒传播风险,关键要在效益和风险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眼下地缘政经关系复杂,及早恢复正常往来对各地都有好处。局部通关先试先行,不但可以通过实践,进一步磨合本港与内地的防疫差异,更加可以顺势推动港深“双城三圈”大发展,其意义便不局限于通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