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28日电/“风向变了。”日前,有媒体发表观察文章,注意到了今年特别是4月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提法,如“设置好‘红灯’、‘绿灯’,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研究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具体措施,鼓励平台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等。还有文章联系去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展开的互联网行业反垄断专项治理等行动,指出政策风向转好,“利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阵阵暖意”。
把乱象治理比喻为“严冬”,把政策鼓励比喻为“春风”,这是典型的政策“风向论”,实际上混淆了从政策本意规范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初衷。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产物,平台经济以全新的组织运作方式,成为了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贯通经济循环、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力量。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平台经济逆势增长,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助力抗击疫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十分重视平台经济,从一开始就持开放鼓励态度。比如,定位上,将其列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给创业者提供成长空间,给企业提供发展新动能的环境。实践中,近年来以电商、共享出行为代表的平台经济蓬勃发展,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规模都在全球遥遥领先,即是最好佐证。
同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开放不等于放任,与包容并列的还有审慎,平台经济发展之初就暗含在大的政策导向之中。近年来,平台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越来越突出,日益受公众诟病。有的平台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开展不正当竞争,强制“二选一”;有的平台企业只重扩张、轻视消费者权益,屡屡侵犯个人隐私,搞“大数据杀熟”;还有的平台企业被资本利益裹挟,不重视数据安全等监管要求,触碰合规底线……种种行为,扰乱市场秩序,侵害个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与发展平台经济的政策初衷相违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平台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淡漠主体责任和监管要求。对此,监管部门进行专项整治规范,从严惩处,矫正发展中的市场失灵,以儆效尤,根本上是为了保证平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渲染政策“风向论”,极容易误导平台企业忽视自身的商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助长投机心理,即在所谓的政策“宽松”的时候,不惜一切手段抢占风口、跑马圈地;在面对规范治理时,哀怨“严冬”。回过头看,那些种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自始至终都不符合企业正当生存之道。企图通过强制“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手段获取竞争优势、捞取额外利益,本来就是“偏轨”之举。
不纠结于政策“风向”,坚守合规底线,坚持用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赢得用户和消费者,才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根本。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平台经济的规范治理无疑会逐渐转入常态化。平台经济规范发展的规则制度、监管要求、发展方向等日益清晰明确,平台企业理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推动创新、服务数字化转型、促进消费等方面,不断苦练内功、强化责任,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以优质产品和服务提升竞争力,从而把发展的步子走得更稳。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张东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