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29日电/一个国家祗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张义博文章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积极应对疫情冲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充裕功不可没,充分印证了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战略意义。面向未来,需始终绷紧确保粮食安全这根弦,在深刻认识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重大意义的基础上,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着眼于中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着力解决结构性矛盾,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文章提出,如何理解“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以满足人民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实现供需匹配是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内在要求。我们既要有一定规模的粮食总量托底,也要保多样、保质量。面对当前居民口粮消费下降、肉蛋奶消费快速增长的态势,需更好顺应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系统调整粮食供给结构,实现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需适配。
以较强自给能力为前提。具备自给能力是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基础和底气。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要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稳定,高效利用中国水土资源,突破良种等方面的粮食生产关键核心技术,以优化政策充分调动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性,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
以高水平市场调控能力为保障。余缺调控是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重要手段。“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就要有数量充足、质量良好的粮食储备,就要有完善的粮食供应和应急保障体系。要通过不断完善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丰富粮食市场调控“工具箱”,有效平抑粮价大幅波动,通过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管理能力,掌握粮食进口主动权,从容防范和应对各种粮食安全风险。
文章认为,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需兼顾多方面关系。
兼顾政府与市场。粮食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保障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同时,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从效率提升角度还需发挥市场作用。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既要强调政府在粮食安全中的主体责任,加强基础性、公共性和正外部性的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也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用好市场化手段提高政策和资源配置效率,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积极性。
兼顾生产与消费。粮价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必须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既要优化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确保种粮农民有钱赚,也要避免粮价过快过度上涨,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还需处理好节粮减损问题,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的空间分布不一,主产区要持续抓粮稳粮,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也要担负起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提高粮食自给率,降低粮食大规模、长运距调运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