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型城镇化需推动县城特色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7-10 08:37:05


  中评社北京7月10日电/县城是中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此进程中,需高度重视对县城的功能定位及对其发展方向的分类引导,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将不同县城在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以及特色经济等方面的专业特长发挥出来,更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明晰重要意义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郭冠男、陈润文章表示,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产业是县城发展的重要根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特别是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对于增强县城产业承载力和要素集聚效应、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把中国城镇化速度稳定在适宜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2021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从其他国家城镇化发展情况看,城镇化率达到60%后,不同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会出现分化。有的国家城镇化明显降速,到65%左右就不再提高;有的国家表现为缓慢降速,到75%左右进入稳定状态;有的国家城镇化速度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到80%左右趋于稳定。当前,中国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的趋势已经放缓,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将有助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稳定在适宜水平,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持续提供动力。

  二是有利于增强县城的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带动力。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近30%,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约65%。但总体上看,中国县城发展仍相对滞后,人口和经济发展不匹配。具体表现为,大部分县城建设总体落后,对人口、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吸引力不足,产业集聚效应较弱。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补齐县城发展的短板弱项,促进生产要素在城市、县城和乡村之间的流动,推动县域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有助于使县城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效应与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相互促进,使县城的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带动力全面提升。

  三是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县城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重要桥梁,是破解乡村发展难题、弥补乡村发展短板的重要突破口。中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完全改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于非农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尚在推进之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一项重要任务,尤其需发挥好县城的作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将有力提升县城对乡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找准建设重点

  文章指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需顺应县城发展规律、人口流动趋势和产业变迁态势,坚持科学把握、精准定位、分类引导、突出重点、特色发展。

  一要顺应县城发展规律,科学定位、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当前,中国县城呈现出多层次、非均衡发展的特点。大城市周边县城积极承接城市产业溢出或功能疏解,全面融入大城市、都市圈及城市群;一大批具有特色产业或特色市场的县城经过多年发展,产业规模效应和要素集聚效应明显。县城所处区域不同,发展基础、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腹地面积、环境容量等各不相同,多层次、非均衡发展既是客观趋势,也符合城镇化一般规律。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需顺应县城发展的内在规律,充分认识县城发展的巨大潜力,立足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对县城发展方向进行科学定位、分类引导。

  二要研判人口流动趋势,探索县城特色化发展路径。中国城镇化还有巨大空间,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落户、定居仍是大趋势。从城市看,部分城市生活成本高,人口过度聚集,“规模不经济”“城市病”等问题突出,对人口的吸纳放缓。从县城看,大城市周边县城已经成为吸纳人口的重要承载地,具有较强产业基础或产业集群的县城在促进人口集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基础好、潜力大、产业特色鲜明的县城建设,更好发挥这些县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功能,十分重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需顺应人口流动趋势,重点做好大城市周边县城和专业功能县城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有效吸纳。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