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政协委员、香港重庆总会副会长、香港房地产协会会员、香港地产及建造业关注组召集人赵式浩(受访者供图) |
中评社香港10月30日电(记者 陆文煜)近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任内的首份《施政报告》,其中大篇幅提及增建房屋蓝图和新土地政策。重庆市政协委员、香港重庆总会副会长、香港房地产协会会员、香港地产及建造业关注组召集人赵式浩表示,对行政长官李家超首份《施政报告》整体给予高度评价,其中土地房屋政策相较过往有跨越式进步,回应了社会关切和民生所需,令人备受鼓舞。他进一步指出,“北部都会区”住宅用地以最高地积比率6.5倍为指引,亦有上调空间。
赵式浩认为,此份《施政报告》土地房屋政策方面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第一,《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基建先行,创造容量”,计划兴建三条主要干道及三条新策略铁路。过去政府采取较为保守思路,惯于先待人口在某地聚集到一定程度,才开始谋划发展该地基础设施。如今政府转换思路,完善交通铁路等设施吸引人才居住,以基建拉动未来发展,展现了政府的施政格局,兑现了李家超在竞选时提出的承诺。
第二,《施政报告》提出与房委会、房协紧密合作,全力推高首五年供应量,推出全新“简约公屋”,缩短公屋轮候时间,在四年内把“公屋综合轮候时间”由六年降至约四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党组书记兼主任夏宝龙也指过,香港必须要解决住房难题,未来不会再有笼屋、劏房。《施政报告》描绘一个美好的愿景,提到公营房屋未来五年的总建屋量预计会较上一个五年期增加约五成,达15,8000个。这一KPI令人振奋,若能落地实现,将对整个香港非常有利。
第三,《施政报告》指出要提升公私营协作,推出“私人发展商参与兴建资助房屋先导计划”,采用“设计及建造”模式加快建屋,让私营单位可以参与其中,使采购模式多元化。以往设计和建造分开进行,这次特首提出引入承建商,房委会将新公营房屋里超一半单位采用“设计及建造”的采购模式,承建商需要一并负责设计和建造,优化建造流程,相信可以大幅提高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