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西兰华人:为中新人文交流穿针引线
http://www.CRNTT.com   2022-11-15 09:38:48


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11月15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在海外生活30余年,新西兰太平洋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和志耘换了很多身份,但始终没有停止一项工作——推广中华文化、增进中新人文交流。对他而言,无论走得多远,中华文化始终是他的根,而充满自信地对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是他的使命所在。

  以下是他的自述。

  创办电台,发出“中国声音”

  1989年,我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由此开启了长达30余年的海外旅居生活。

  求学期间,尽管我是一名理科生,但一直爱好文艺,在国内读本科时就是学校广播站、合唱团、话剧团的成员。来到新西兰的第一年,我发现当地华侨华人数量很少,走在奥克兰街头,几乎见不到几个同胞,奥克兰大学里当时只有20多名中国留学生。大家日常的文化生活都很贫乏,除了周末偶尔聚餐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活动。

  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与其他几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华裔青年共同创建了一家面向当地华侨华人的中文电台“都市之声”。最初,电台每天播出30分钟,内容主要是从新西兰主流媒体报道中摘编、翻译的新闻。渐渐地,根据听众需求,我们延长了节目时间,幷增加了文化、体育、访谈等综合性栏目。诗朗诵、相声、中国音乐……越来越多中国文化元素出现在我们的节目中。

  上世纪90年代之后,来新西兰留学、旅居的同胞人数明显增多。我们时常接到各种电话,有的中国留学生希望到电台做义工,有的华侨华人在国内曾从事媒体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专业建议。我们这支队伍日渐壮大,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听众范围从学校扩大到整个华侨华人社区,甚至许多当地人也成为我们的忠实听众。<nextpage>

  粗略算一下,从1990年电台创办到2004年转交他人运营,大约300多名华侨华人参与过电台的日常工作。大家三人一组,分别负责编导、采访、播音等工作,积极性特别高,因为每个人都很珍惜这个传播中华文化的平台。

  每当我们一群人为办好电台而绞尽脑汁、齐心协力的时候,我的心底都会生发出一份强烈的使命感。我们远离故土,外部环境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心中的文化根脉始终不会断,中华文化永远是我们自信的底色和底气。

  文化搭台,拉近两国民心

  留学结束后,我尝试以更多形式推动中新人文交流。尤其是2000年之后,从中国来新西兰举办文艺演出的团体越来越多,当地对华侨华人以及中华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增强。于是,我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携手创立了太平洋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致力于促进中国同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斐济等亚太国家的文化交流。

  书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2年开始,我们连续多年组织举办新西兰华人美术作品联展,今年已是第19届。联展不仅展出新西兰当地华侨华人的美术作品,还从中国邀请一批优秀艺术家参展。我相信,艺术没有国界。通过观赏这些书画作品,新西兰民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一些华侨华人艺术家创作的兼顾中新文化特色的作品,则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包容幷蓄。

  2015年,我开始担任奥克兰(国际)摄影节董事会主席。此前,该摄影节主要由当地摄影界人士负责,他们对中国摄影作品了解不多,双边互动也很少。我担任主席后,在一次回中国考察时得知,山西平遥每年也会举办国际摄影大展。在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观摩两次后,我决定促成两个摄影展的联动,邀请双方的参展作品到对方平台展示。尽管中新文化背景不同,但是一幅幅摄影作品如同一扇扇窗户,让两国人民领略了丰富多彩的异国风情。<nextpage>

  记得有一年,在邀请中国摄影作品赴新参展时,大家一度对作品主题犹豫不定,有人觉得应该聚焦人物,有人认为应该侧重风景。最终,我建议以中国56个民族为主题,既能展现各民族的绚丽服饰,又能呈现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秀美风光,还能让观众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览顺利举办后,观众纷纷赞叹这是一场视觉盛宴,许多人说想去中国走走看看。

  奥克兰“新春花市同乐日”、奥克兰元宵灯会、新西兰中国电影节……20多年间,我还参与组织举办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其中不少都连续举办10余届。华侨华人是一座联通中外的桥,我们既熟悉中华文化,又了解当地民情,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增信释疑,帮助中国“朋友圈”越扩越大。

  牵线搭桥,拓宽合作领域

  近10年,我多了一个新身份——新西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主要工作是在中新之间牵线搭桥,推动两国商贸合作。

  自我担任会长以来,新中国际贸促会与数十个中国副省级以上贸促会签署了合作协议书,揭牌了多个省级办事处,为中国多地访问新西兰的商贸代表团提供了大量赴新投资及开展经贸合作的服务。

  2019年11月,我率新中国际贸促会赴上海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我们的会员单位与中国采购商签署了价值4000万元人民币的采购合同。作为进博会的延伸效应,2020年新中国际贸促会在上海虹桥商业区设立办事处,进一步承担起增进新西兰与中国各地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经贸、文化等领域多边合作的重任。<nextpage>

  在推动中新经贸往来的同时,我幷未放弃文化领域的工作。其实,文化与贸易是相辅相成的。近年来,我与新中国际贸促会的同事推进了许多文化交流活动。每年,我们都会组织新西兰商贸团到中国各地举办推介会,其中就有不少影视、演出、展览类的文化项目。许多新西兰企业在与中国开展商贸合作之后,更愿意支持、资助我们在新西兰当地举办的中华文化推广活动。

  如今,许多当地朋友都会主动向我提起,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新西兰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在互惠互利的往来中,两国民心越走越近。

  回望出国30多年来的种种变迁,我深刻感受到,中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文化自信与国际影响力,给我们海外华侨华人注入强大的正能量,让我们更有信心对外推广中华文化,新西兰当地民众对中国的兴趣与好感也与日俱增。未来,我将与当地华侨华人一道,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中新之间“穿针引线”,贡献侨力,当好“桥梁”。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