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大规模保护及利用历史建筑成佳话
http://www.CRNTT.com   2022-12-19 14:25:24


  中评社北京12月19日电/据大公报报道,陈燮君告诉大公报记者,上海世博的筹备过程,创造了新的历史人文成就:世博会有史以来历史建筑保护面积之最─大约25万平方米老建筑纳入保护范围,幷焕发新生。这段往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任上海世博会世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更是记忆犹新,专门写了文章回忆。

  在世博会园区规划方案中,吴志强团队一开始就提出大规模保留工业建筑、老厂房,以改建为主,用大量的老厂房做世博的展示馆。但最初在巴黎向国际展览局汇报这个方案时,遭到了几个国家代表的质疑,因为世博会的建筑历来以实验性建筑为最大吸引点。带着这样的会议结果回国,他非常忐忑地向上海有关领导汇报:保留这些建筑,是感情上的难以割舍。“我走进过许多工业厂房,包括江南造船厂。走访过第九设计院的实验室,这是当年我国最大的水利模拟装置。看过虽然已经破旧,但译出过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等一系列现代科技文献的翻译楼,还有造出中国第一家水上飞机的车间……”从专业角度来说,吴志强更清楚,中国城市建设前些年到处见到圆卷内的“拆”字,已经成为世界建筑界、规划界的嘲风对象。“我特别希望上海世博会能让世界建筑界和规划界知道,中国人也是非常热爱和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的!”

  联合国:向世界作示范

  令他非常惊喜的是,时任上海市市长韩正给他吃了定心丸:“只要你吃得准的,你都留下来。你吃不准的,也可以先留下来。”吴志强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非常感激。而最终,上海的坚持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上海世博会利用、保护和后续的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建筑面积是1851年首届世博会举办以来最大的。其中包括上海开埠后建造的优秀老民居和见证中国工业发展进程的工业遗产,都被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加以重新利用,被用于展馆、管理办公楼、临江餐馆等,不仅大幅度降低建设费用,也完成了从工业厂房到博览业之间的转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办事处一位专家称,上海的这一做法,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工业遗产方面作出示范。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