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新华社) |
中评社北京2月16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11世纪的苏东坡,穿越千年而来,与21世纪的年轻人畅谈“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快意。前不久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中华书局推出的全息虚拟人“苏轼”带来了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近年来,虚拟数字人成为文化数字化探索的热点。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艾雯雯”、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文夭夭”,到秦腔艺术推荐官“秦筱雅”、数字敦煌文化大使“伽瑶”……一批文博机构、文化场馆纷纷推出数字代言人,有的担任导游讲解展览,有的登上舞台生动演绎,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开新的方式。
数字作舟,加速科技与创意的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动画等技术创新,推动着数字人的创制。一方面,随着专业制作平台的出现,原本需要几个月才能诞生的高精度、超写实数字人,生产周期可以大幅压缩至数周。数字人精致美丽的面庞、栩栩如生的神态、活灵活现的动作,可以满足视频、直播乃至舞台演出、智能交互等多种文化场景的需求。另一方面,日益成熟的交互功能,让数字人拥有更强的互动性和吸引力。比如“文夭夭”在直播讲解时,口型合成准确率高达98.5%,能与观众有情感地对话,展现出虚拟形象“拟人”的魅力。
文化铸魂,实现传统与时尚的碰撞。可以说,数字人本身就是一本“行走的”文化指南。“艾雯雯”身着的汉代服饰,来自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伽瑶”身披飘带,以灵动之姿复原古老胡旋舞,将敦煌故事娓娓道来……人们或观外貌,或听讲述,或赏舞姿,在互动中收获新知。与此同时,青春时尚、不失萌趣的个性设定,又为数字人注入当代审美的色彩,引发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情感共鸣。
也要看到,大量涌现的数字人中,真正能持久活跃、深度互动的并不多见。特别是在文博领域,衣袂飘飘、古风古色的画风似乎成了“标配”,其背后是建模的同质化以及想象力的缺乏。着眼长远,数字人发展不仅关乎技术之“形”,更在于创意含量与文化内涵之“芯”,既要有外形也要有内功。具备持续输出深层次人文内容、讲好文博故事的能力,才是数字人真正走进观众内心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虚拟形象进一步实现辨识度、故事性、认知力上的动态完善,从而成长为一个丰满的数字人格。
博物馆里最动人的风景,从来不是华丽的展厅、炫技的讲解员,而是一件件弥足珍贵的文物,以及一道道渴望读懂它们的目光。期待更多文质兼备、形神并茂的数字人,聚拢更多求知的期待,释放穿透岁月、历久弥新的文博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