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3日电/国际物流效率下降、海外账期拉长、订单渐多,给厦门佳浴智能卫浴有限公司带来沉重的资金压力。
一笔1000万元纯信用贷款,解了公司燃眉之急。“通过增信基金,公司无需抵押物便获得了银行贷款。这笔资金给我们增加了信用,还增添了信心。”该公司财务总监文莉说。
厦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旨在提供融资增信服务,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截至2022年底,该基金已为4400户中小微企业提供约150亿元信用类融资增信服务,稳定就业超14万人,贷款平均利率仅4.6%。
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福建省厦门市调研发现,2022年以来厦门聚焦稳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分类设计出台系列政策撬动金融资金,既有效纾解企业流动性困难,也放大了财政补助乘数效应,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创新“财政+金融”应用场景
“财政政策宏观调控主要体现为一收一支。当前形势下扶持经济发展,收的方面主要是落实党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厦门市财政局局长林志成说,“支的方面地方可作为空间较大。”为此,厦门积极探索用财政政策撬动金融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杠杆作用。
对当地企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分门别类,厦门有针对性地推出“财政+金融”组合拳:设立技术创新基金,运用“财政+银行贷款”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和研发创新;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运用“财政+担保”改善融资难;设立应急转贷资金,运用“财政+过桥融资”缓解企业短期流动性紧张;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扶持力度,运用“财政+保险”对冲外贸信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