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打好农产品对外贸易这张牌
http://www.CRNTT.com   2023-03-05 08:53:19


   
  国贸基地发挥出口“领头羊”作用
  
  主持人:农业农村部开展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建设目前取得哪些成效?
  
  赵学尽(农业农村部贸易促进中心联络合作处处长):为发挥农业贸易助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重要作用,推动农业贸易提质升级,2021年,农业农村部启动了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以下简称“国贸基地”)认定培育工作,计划在“十四五”时期,建设500个左右国贸基地,培育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生产标准高、出口附加值高、品牌认可度高、综合服务水平高的农业外贸骨干力量。通过与国内外市场双向有机衔接,把国际要素、先进理念、市场渠道、品牌效应传导至国内产业链上中游,实现“以外促内”,提升中国农企和农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截至目前,已认定231家国贸基地。
  
  两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国贸基地建设围绕提升出口农产品品质和国际化、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水平,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领头羊”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是积极开展国际认证认可,获得更广泛的国际通行证。国贸基地大力推进农产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除GAP、HACCP、GMP、ISO系列等管理体系认证外,重点对标国别类、产品类、宗教类等认证内容,建立目标市场认可的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目前,国贸基地企业认证范围已覆盖传统出口市场,如美国FDA认证、日本JAS有机认证、欧盟REACH有机认证、北美OMRI有机认证、英国BRC全球食品安全认证、加拿大COR有机食品认证。在践行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国贸基地企业还涉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领域,并将获得新兴国家的卫生注册出口资质等纳入关注,为开拓多元市场打好基础。2022年,农业农村部指导了一批国贸基地获得海关AEO认证(经认证的经营者),尽早享受48个国家和地区的通关“绿色通道”优惠,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出口竞争力。
  
  二是加快业态模式创新,开启多轮驱动。面对国际贸易大环境的困难挑战,国贸基地积极采取不同措施,拓宽市场渠道。山东省打造“国贸基地+产业集聚区+出口企业”三位一体农产品出口新引擎。安徽省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等国贸基地通过“跨境电商+海外仓”新业态拓展海外茶叶市场,实现出口量额齐增。广东省以湛江国联为代表的水产类国贸基地,河南省以华英农业为代表的畜禽类国贸基地,从消费需求出发,适时研发特色预制菜肴,不断改进加工工艺,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深受欢迎,还走出国门,成为传递中国味道的重要载体。2022年,两个基地均实现30%的出口增速,在促进农产品食品化,食品国际化发展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
  
  三是加大自主品牌培育,提升国际知名度。品牌是质量、技术、信誉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农业农村部积极引导国贸基地企业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联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为200多个国贸基地产品签发《出口商品品牌证明书》,将经认证的基地品牌收录进多语种的“农产品出口商品品牌认证企业及产品名录”,形成优势农产品出口品牌集群,并通过驻外代表处、驻华使馆、驻外使领馆等渠道,对外宣介获证农产品企业及产品品牌,助力国贸基地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去”。蒙牛乳业、安琪酵母、洽洽食品、隆平高科等国贸基地企业的海外商标注册数量均已超过200件。
  
  四是增强联农带农,赋能产业升级。国贸基地企业积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不断创新联农带农模式,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助力小农户连接大市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洽洽食品将最初的“公司+农户”,逐步优化为“公司+育种机构+推广合作人+种植户”的网络式订单农业体系,通过引入合作社、种业公司、农资、兵团农场等,将小农户组织起来抱团签约,形成小农户、多主体、大群体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和专业分工体系,通过稳定的原料回收保障和专业的种植指导,为合作种植户每亩增收约1000元,帮助2万户农户实现致富。贵茶集团牵头组建由61家成员企业组成的“贵茶联盟”,采用“龙头企业+联盟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帮助茶产业覆盖区域内超过50%的精准脱贫户实现脱贫目标。新疆冠农果茸积极推行“互联网+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搭建起冠农“小铁牛”数字农业产业振兴服务平台,建立数字化生产示范基地,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海南翔泰渔业的“公司+农民入股”模式,实施产业资金入股扶贫,吸纳澄迈县7个乡镇86个村委会1518户贫困户参与,通过“固定收益分红+劳动就业”方式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推动农产品贸易多元化发展
  
  主持人:我国农业贸易规模逐步扩大,但大而不强问题比较突出,解决这个问题应从哪些方面着力?
  
  孙东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出口农产品有一定竞争力,但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合作伙伴也局限于少数国际大粮商,这种农产品贸易格局潜伏着一定风险,我国农业贸易大而不强问题比较明显。为此,需要拓宽视野、延展内涵,将农产品贸易多元化纳入贸易强国建设予以积极推动。农产品贸易多元化是未来我国建设农业强国、培育农业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增强农产品贸易可靠性和韧性的重要增长点,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农情出发,坚持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理念,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提高农业素质、农产品品质和农产品竞争力。
  
  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推进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确保我国农产品供给安全和市场稳定的重要路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农产品贸易强国,不仅要遵循农业强国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依托我国农业大国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稳定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充分供给作为我国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依据我国国情农情和农业资源禀赋特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努力实现农产品进出口多元化、贸易结构多层次、贸易伙伴多元化,增强农产品贸易稳定性和市场韧性。
  
  培育世界一流农业企业集团,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对标国际四大粮商,加快培育世界一流农业企业集团,做大做强主要粮食企业,掌握农业技术研发、种植、粮食收购仓储与运输、粮食深加工、产品仓储运输与销售等的粮食产业链,在种子、化肥、农产品等环节建立自己的运输通道,实现集团化一条龙运作,在适度进口土地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和出口,推进农产品贸易产品、合作伙伴多元化。同时,加大对农产品贸易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参照国际标准、瞄准国际市场,优化升级农产品生产与贸易结构,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农业数字产业、农业服务贸易等新产业新业态,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以优质、优价取胜,增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并以此作为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以及优化农业结构的切入点。
  
  推动公平对等的开放与合作,推进农业“走出去”战略。从我国农业产业发展阶段特征、竞争力状况和农业强国建设需要出发,积极推进战略性农业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和有关国家合作,通过中长期经贸协议安排等,推动形成互利共赢、公平对等的农业开放格局,拓展多双边合作机制和农业贸易便利渠道,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贸易多元化,改变进口来源地相对单一、容易受制于出口地政策和产量变化的国际贸易格局。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合作机制和农业贸易便利渠道,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把农业“走出去”作为提高进口调控能力的举措,将“走出去”与进口多元化战略有机结合,促进“走出去”企业在目标国家(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和进出口贸易能力,以此建立稳定多元可靠的农产品进口渠道。
  
  加强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研究,完善农产品贸易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快提升对国内外农产品生产、消费、价格、贸易等信息体系的服务能力,分品种建立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资料档案,定期发布国内外农产品生产、消费、价格、品质、贸易动态等监测、预警信息。有侧重地选择主要国家跟踪研究其农业政策动向及农产品市场状况,研判农业生产和贸易形势变化,及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来源:经济日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