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中国经济发展i
http://www.CRNTT.com   2023-05-12 08:41:43


发展中国家如果不取得重大原创技术突破,就可能产业链受制于人、失去高端技术话语权,也就难以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
  中评社北京5月12日电/随着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形势紧张,全球多重危机叠加,个别国家公然鼓噪分裂对抗,“脱钩断链”风险增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如何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稳定经济大盘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光明日报发表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肖兴志文章表示,近年来,物理学意义上的“韧性”被广泛应用于衡量经济主体在受到外部冲击后抵御危机、实现恢复、自我更新、重新定位和创造发展新路径的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等作出重要部署。确保产业链稳定和安全,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助于降低“卡链”“断链”风险,为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夯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产业链运转实现总体稳定,保障政策日臻完善,依靠产业链的稳定运转,中国经济韧性强和基本面长期向好的态势得以长期保持,为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和安全作出了贡献。但随着全球竞争格局迎来重塑期,新问题和新挑战接踵而至,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全方位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实体经济行稳致远提供高效精准支持。


  1、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为提升产业链韧性提供“补链”支撑

  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决定了任何一国或地区的产业链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全球产业链稳定安全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然而,部分国家试图以制造业回流、核心技术断供等行为扰乱全球产业链的正常运转。发展中国家如果不取得重大原创技术突破,就可能产业链受制于人、失去高端技术话语权,也就难以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面对这种形势,中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向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战略高技术、高端产业、民生科技、国防科技等领域持续加大创新要素投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2年的324.7万人年提高到2021年的571.6万人年,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012年的1.98%提高到2021年的2.44%。同时,以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和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为抓手,持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半导体、通信、电子、新能源汽车、医药产业链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及时缩短了“卡脖子”技术清单,快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国产化替代,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日益上升,补短板、强弱项取得显着效果,有效规避了全球脱钩断链风险,科技自立自强在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方面起到了关键引领作用。

  2、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提升产业链韧性开拓“强链”场景

  文章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据为提升产业链韧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数据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主要业态体现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集中体现为数字技术贯穿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不仅扩大了供给侧的生产边界,而且激活了需求侧的消费潜力,高效达成产业链的供需匹配,有助于提升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第一,数字经济能够智能化汇总分析海量信息资源,为提升产业链韧性作出精准研判,催生了平台经济的迅猛发展,有效激活了各类生产要素的供需活力,降低了包括信息搜寻成本、运输成本在内的各类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大数据能够密切监测分析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各环节运转动态,为企业制定科学决策和诊断产业链薄弱环节提供前瞻性数据信息支撑。第二,数字经济渗透至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步伐加快,能够显着提升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各类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产业数字化转型使得研发和生产效率得到跨越式增长。第三,数字经济发展带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以5G、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在制造业、交通运输、旅游等产业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能够激发产业链各环节的高质量发展潜能,加速推动产业智能化改造,为产业链“强链”奠定物质技术基础。第四,数字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新业态,不仅实现了线上实物的商品贸易,而且还能开展基于通信网络的数字产品、数字化服务贸易业务,极大拓展了数字经济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影响力。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进一步彰显了数字经济在提升产业链韧性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的效能。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