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9月30日电/物流业是支撑和保障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对于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支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大局,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深圳特区报发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执行所长王文博文章表示,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2022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
深圳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
文章分析,定位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深圳具备较为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较强的物流服务能力,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2022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大关,成为继上海、新加坡、宁波舟山港之后全球第四个年突破3000万标箱的港口。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体系覆盖范围不断扩展,小漠国际物流港实现开港运营,妈湾智慧港实现从传统码头到智慧码头的跨越发展,“深圳-喀什”班列常态化稳定开行,“湾区号”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稳步提升。深圳机场覆盖四大洲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不断完善,货邮吞吐量从2016年的112.6万吨提升至2022年的150.7万吨,稳居国内第三。今年7月,深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深圳已成为兼有商贸服务型、空港型、港口型和生产服务型4种类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承载城市。作为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之一,深圳聚集了一批供应链服务企业。根据《深圳市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未来深圳将打造成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示范高地。
深圳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要锚定三大核心任务
文章指出,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要凸显国际元素,聚焦物流功能,强化中心作用。“全球”明确了建设范围,就是要放眼全球,以国际化的视野和眼光,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汇聚国际化的专业人才,培育国际一流的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物流和供应链领域竞争。“物流”明确了建设内容,其核心产业内涵是物流,要依托深圳完善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服务深圳“20+8”产业集群、持续构建现代化、智能化、低碳化的物流产业体系。“中心”明确了建设目标,“中心”意味着在全球物流和供应链领域要具备知名度、影响力和话语权。因此,应当注重并不断强化深圳在全球物流和供应链领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发展枢纽经济,打造枢纽节点。
深圳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核心任务是建成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和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心。
首先要强化枢纽功能,提升国际航运竞争力,打造国际航运枢纽。港口作为联通国际和国内两个循环的“枢纽”,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支持中国产业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的主要保障。深圳打造国际航运枢纽,一是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后方陆域服务配套。提升深圳港航道通行能力,重点是西部港区大型船舶进出港能力。加快盐田港区东作业区建设,巩固提升华南地区超大型船舶首选港地位。优化公路疏港网络,加强后方港口配套用地管控,探索空间集约复合利用。二是提升水水中转比例,进一步推广大湾区组合港体系。不断提升通关效率,推动水路组合港间专线驳船班轮化运输,推进“驳船-大船”中转业务。支持企业加大对西江、北江驳运市场拓展,助力江海联运发展。深化以深圳港为核心的组合港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覆盖范围。三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不断提升对内对外的辐射力影响力。加快推动平盐铁路改扩建。重点聚焦广西、江西、湖南等主要货源地,探索云贵、川渝等潜在货源腹地,提升内陆港辐射范围。通过开展腹地全程物流业务,不断提升与腹地合作黏性。借助“湾区号”中欧班列、“深圳-喀什”班列,探索构建“一带一路”海铁联运大通道。四是加强深港合作,以港口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为基础,积极发展高端特色航运服务业,实现港航业高质量发展。以集装箱物流为重点,发展滚装物流、冷链物流、中转集拼、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强化深港港口联动,在基础设施、港航信息、业务运营等领域推动实现组合运作模式。加快聚集国际化、高端化航运产业要素,培育发展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航运结算、航材租赁、船舶交易和航运仲裁等,打造航运服务总部经济聚集区,不断提升国际航运竞争力。五是积极建设全球领先的智慧化、绿色化港口。综合运用新一代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加快推动龙门吊远程操控、拖车无人驾驶等技术应用,建设深圳港航物流数字平台,实现港航物流数据互联共享。加快港口航运物流装备和生产运营绿色化、电动化改造。紧抓全球能源体系变革带来的LNG海运需求快速增长发展机遇,大力发展LNG加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