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1日电/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9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关工作。我们要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阶段性特征以及面临的环境条件变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何强调中国特色?
广州日报发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文章介绍,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工业体系改革,但各国推进工业体系改革的目的和方式各不相同。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各国基于本国国情,探索最适合自身的工业发展模式,中国也不例外。
美国在奥巴马执政时期提出“再工业化”的口号。美国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美国工业早已出现空心化,故美国“再工业化”的目标是重整、复兴美国制造业。而在实现路径上,美国的做法是以政府补贴、技术强制、贸易制裁等手段来实现高端制造业回流。高端制造、先进制造具有较高的产业附加值,美国试图通过引导高端、先进制造业回流来提振美国就业,这些产业较高的利润率也能更好覆盖美国高昂的人力成本。但从结果看,美国的“再工业化”成效并不明显。实施近十年,美国掉入了高通胀泥潭不能自拔。
德国在2013年提出“工业4.0”。历史上,德国是传统制造强国,德国推出“工业4.0”的目标是对工业进行深层技术改造。由于之前数次工业革命都是由技术驱动,德国深信技术融合能够推动工业发展,实现生产力水平提升。德国“工业4.0”有显着优势,相比于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德国有很好的工业和技术基础,但德国“工业4.0”也存在局限性,那就是其过度聚焦生产端技术改造,而忽视了需求端,德国企业适应市场方面反应迟缓。例如,2023年中国锂电池车在欧盟大受欢迎,德国BBA(奔驰、宝马、奥迪)造车巨头在内燃机时代的技术积累优势不再,却又错过了锂电池车的技术、规模积累期。
中国新型工业化不同于美国“再工业化”,其以自身创新动力为基础。中国新型工业化也不同于德国“工业4.0”,中国企业不局限于技术突破,而是通过知识化、数智化、全球化、生态化等方式来增强中国工业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