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王键认为,文化具有启迪思想、教化培育、沟通心灵等功能,文化的价值体现具有方向性,关键看如何引导。当下台湾岛内“去中国化”戾气横行,中华文化传承面临空前劫难,“台独”当政之恶行可谓罄竹难书、擢发难数。两岸要合力加强对台湾青少年的中华文化教育,把中华文化内容全方位融入各项交流活动中。
台湾国学文化基金会董事长张家献认为,大陆与台湾就像相隔的两棵树,看似遥远,其实根是连在一起。两岸婚姻有四十万对家庭,早年台商与大陆新娘结连理,近年不少大陆企业家娶台湾姑娘,不乏有许多艺人,可述说两岸情缘。特别是针对两岸青年的认知思维略有不同,建议以“树远根连”为主题,开设访谈综艺节目,唤起两岸共同历史记忆。
台湾中国地方自治学会理事长纪俊臣认为,中华王道文化的发扬系二十一世纪霸道文化的反制文化作为,尤为全球化重生所必须的文化道路选择。在中华王道文化为核心价值的两岸地方治理模式经验下,强化民本主义,贯彻中道思想,呈现积极受益人权保障,完全有融合发展的可能性。闽南师范大学教授朱磊认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头的黄帝文化,具有奉道、崇德、尚中、求变、合众五大特点,与中华文明连续、统一、和平、创新、包容相互对应。黄帝文化是加速两岸文化融合的重要抓手,传承黄帝文化能够凝聚两岸骨肉同胞的民族认同,弘扬黄帝文化能够巩固两岸炎黄子孙的国家认同,发展黄帝文化能够促进两岸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博士、南方科技大学艺术中心台籍副教授周明聪认为,大陆高校《艺术概论》双师同堂教学是一项教育教学改革的创举。美术学和音乐学专业教师同堂教学,美术学、音乐学学生同时接受音乐和美术熏陶,教学改革成果良好,值得推广到两岸的高校作为参考借鉴。
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认为,台湾注重如何捍卫中华文化价值以面对挑战,大陆则注重如何重建对中华文化价值的认同。事实上两种力度相辅相成,才能尽快建构起完整的中华文化意象,淬炼出更具普世价值的文化品格,搭建起被世界各国信任并支持的和平鹰架,重构一个更加包容大度的国际秩序。这是两岸应共同携手努力的方向。台湾高苑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卫芷言认为,中老世代在台湾将会渐渐凋零,持续失去社会活动力并且人数逐渐减少;年轻世代成为中壮世代之后,如果没有新的重要因素和情境,可以加深他们对同属中华文化的交流及融合,台湾居民在这个文化认同的巨大断层将会越发扩张。大陆经济上卓越的成长进步,国家社会总体实力的提升,影响全球各地,包括台湾;而日新月异的新传播技术,正足以提供给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更好的条件跟契机,期待能够在最新的传播技术与科技辅助之下,两岸民众能够借助着大众流行文化,进行更频繁、更多元、更多层次的交流跟融合,让新世代民众对于未来繁荣、持续生活的期待,得以继续实现。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锺厚涛认为,要充分汲取“汪辜会谈”的历史经验智慧,在群际互动基础上逐步消解岛内“主体性想像”和“准领土错觉”,以“大一统”观念重构台湾民众对于历史地理坐标体系的认知,并以推进两岸文化认同为契机带动两岸政治认同相向而行,让岛内民众在两岸集体知识的构建和生成中,逐渐认识到所谓“台湾认同”只是作为下位概念的乡土情怀,而中国认同才是作为上位概念的家国认同,进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提升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