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刘翔,海军某潜艇支队下士。
漫步海边,闭上双眼,静听涛声。对下士刘翔来说,观海听涛,不仅是放松身心的方式,更是一种专业训练。
刘翔所在的声呐部门,是潜艇的“耳目”:在深海里潜行,声呐是潜艇获知外界目标信息的重要手段。声呐兵对目标情况的判断,直接影响指挥员分析局势、做出决策。
一开始,刘翔觉得这个专业很简单:不需要操枪弄炮,也不用管理复杂的管路系统,有耳朵就行!
直到走上台位,戴上耳机,刘翔瞬间懵了——几种甚至几十种声音同时传来,令他脑子嗡嗡作响。而一名合格的声呐兵则需要从这纷繁复杂的噪音中,探寻一道道波形、一条条信息、一个个转瞬即逝的战机……
为了练就“听声识物”的本领,刘翔开始利用各种时机聆听不同声音,不断扩充自己的“听音库”。集中听音训练中,他将艇队已有的噪声资料分门别类进行梳理,一遍遍反覆记忆。久而久之,刘翔养成了“职业病”: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要习惯性地分辨周围的声音。
节假日外出,他会一边走,一边侧着耳朵感受来来往往的车流,根据引擎声音判断车辆大小和型号;看网络视频,他能分辨歌手是真唱还是假唱,并与战友好好辨析一番;喜欢音乐,他就把几十种乐器的声音混在一起进行辨别……
外人看着很新鲜,刘翔却不以为然:“不管怎么练,声呐兵练出‘耳功’才最关键!”
这种沉浸式的钻研,让他快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深海“听风者”。一次“背靠背”攻防演练中,潜艇正朝着目标海域隐秘机动。不料,“敌方”水面舰艇在前方设置了严密的封锁网。
眼看危险重重,艇员们快速展开情况判断、研究应对方案。紧张的气氛中,刘翔不停转动手中的摇轮,根据声呐信息,准确分析“敌舰”方位和行进速度。
听音、思考、标注……刘翔眉头紧蹙,凝神操作。“有一片狭窄海区噪声微弱。”刘翔当即判断,“这里就是‘敌方’的漏洞!”最终,在声呐信息引导下,潜艇以刁钻的角度突破水面舰艇的封锁,绕到“敌人”后方发动奇袭,一击制胜。战斗结束,上级专门提出表扬,刘翔摸了摸耳朵,开心地笑了。
深海听音,要求注意力的极度专注和业务上的高度熟练。坐在战位上,无论有没有敌情,刘翔都会习惯性戴着耳机。
常有人觉得这份工作很枯燥,但刘翔乐在其中。当他随艇远航,耳朵里似乎可以装下整个大海:海豚的声音深邃悠长,鲸鱼的声音婉转空灵,虾群的声音就像老家农田里的蛙鸣……置身其中,他总会想象着艇壁外面的海底世界。
而一旦从几十种声音中发现“敌人”的蛛丝马迹,他就会快速反应、找准方位,根据声音类别,对目标进行判断,保证潜艇过得去、藏得好、打得准。
“我的耳朵里,每天都要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最动听的,是每次克‘敌’制胜之后,战友的欢呼声。”刘翔说。
幸福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