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典萨博集团的“环球眼”预警机。 |
中评社北京8月25日电/据欧洲媒体近日报导,受土耳其同意瑞典加入北约影响,瑞典军工产业可能将迎来新一轮增长。不过,在此之前,瑞典仍需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报导称,自冷战时期起,瑞典已具备较强的军工研发制造实力,基本能够实现本国军队装备的自给自足。如今,瑞典军工产业体系较为完备,可生产战斗机、水面舰艇、传感器、制导武器、步兵反坦克武器、履带式装甲车、火炮等多样化产品。
瑞典媒体指出,该国军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大量人才储备。数据显示,瑞典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口占比居全球首位,且大部分来自技术或自然科学领域。瑞典最大的军工企业萨博集团首席执行官麦可·强纳森表示,高素质人才凭借独特思维和知识结构,为瑞典军工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此外,瑞典政府为军工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为高效利用本土资源,瑞典军工产业采取“三螺旋”合作模式,即企业、学术界与政府部门紧密合作,目标是以最优化的资源投入,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在该模式作用下,瑞典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大数据及物联网等前沿科技领域发展迅速,其军工企业在战斗机、水下潜航器、传感器、密码等诸多领域推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据介绍,在瑞典军工企业的年度收益中,有58%来自出口。外界普遍认为,在瑞典加入北约后,瑞典制造的武器装备可以轻松地进入北约成员国的军火市场,迎来新一轮出口增长,但事实是,瑞典军工产业近期呈现出发展势头放缓迹象。
瑞典媒体分析认为,尽管瑞典军工企业在技术研发、创新力及工业制造等领域占据一定优势,但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出口能力,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
首先,瑞典国内能够进行大规模出口的军工企业数量有限。瑞典军火出口基本上由少数大型军工企业把持,比如萨博集团在战斗机、水面舰艇及地面武器出口上几乎形成垄断,博福斯公司独占火炮系统出口业务。这些公司中任意一家出口能力下滑,都将对瑞典军火出口总量产生较大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