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2月6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国会大厦。(来源:新华社) |
中评社北京2月12日电/据中国网报导,为回应此前三名美国士兵在约旦遇袭身亡事件,2月2日起,美军对伊拉克、叙利亚和也门境内多处目标展开了报复性打击。有关行动折射出拜登政府“既要震慑敌对势力以对国内民众有所交代,又要防止冲突升级将美国再次拖入战争”的矛盾心理。在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下,当前的中东局势发展还受到多种其他因素交织影响,美国能否维持微妙平衡尚未可知。
本次美国的反制行动表现出三大特点:
第一,打击力度较大。2日,美军出动了包括从美国本土起飞的B-1轰炸机在内的大量军机,在30分钟内袭击了伊拉克、叙利亚境内7处地点超过85个目标。3日和4日,美军及其盟国又打击也门境内数十个胡塞武装据点。美国官员表示,拜登已指示美军开展进一步的报复行动,但未透露具体时间和形式。
第二,打击目标明确。美军攻击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及其支持的民兵组织,包括指挥中心、情报中心、火箭导弹无人机仓库以及后勤和武器的供应链设施。打击目的在于减损有关组织的战斗能力,而不是杀伤其领导层等有生力量。
第三,打击边界清晰。报复行动始于美军士兵阵亡5天后,对于外界质疑的“有意拖延”,美国高层回应称需等待最佳天气状况,情报部门也需花时间评估和选择打击目标。不过,此举从客观上给对手提供了转移人员和装备的时间。此外,尽管美国一再指责伊朗是“幕后黑手”,但美军并未将战火延烧至伊朗境内,这表明美国不愿与伊朗正面冲突。
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已遭到超150次的袭击,其中,以1月28日美军阵亡事件最为严重。拜登政府会如何应对该事件,不仅牵扯到中东地区局势,也涉及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内政治,甚至还会影响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