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亚太研究中心举办研讨会合影(来源:受访者提供) |
中评社记者:我们看到,无论您是从事新闻工作,还是从事研究工作,始终没有离开台湾问题。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您始终如一地去坚守着这份事业?
李风:我这大半辈子一直离不开台湾事务。2000年之前,我一直在大陆、香港和台湾做新闻工作。2000年之后,我开始自己涉足台湾问题研究,也是为了两岸交流,为了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希望能够发挥一点个人的作用。这也是我的初心。
台湾问题很复杂,不是读几本书或念一个博士就可以研究得透的,更不是那些整天喊打喊杀的普通民粹所能解决的,而是要有战略思考和全局眼光,用中国人的智慧才能解决。它需要对两岸关系历史、台湾历史、国共历史、共和国70多年历史有所了解,同时还要有对无数仁人志士为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奉献、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历程的认知,才能把这份使命放在肩上。对于我个人而言,由于我是福建人,本身对台湾比较容易熟悉,对祖先80%台湾人是福建人的历史、社会及文化有认知,懂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再加上此前做新闻一直接触台湾问题及两岸关系,所累积下来的人脉资源以及相关的知识储备也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所以做起研究来也比较容易一些。
人活一辈子,总要有一个追求。我的追求是什么呢?我也常常在想,作为一个在香港的中国人,我能做些什么?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我想尽一点心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国家统一大业做点事情。虽然这些事情既发不了财,也升不了官,甚至要辛苦付出很多。这种坚守很不容易,但在香港其实有这样的一批人,包括郭伟峰社长、周建闽副社长等率领着中评社整个团队,在两岸关系上默默付出,很值得学习。我认为,正因为两岸四地以及海外华侨华人中,一代又一代具崇高理想、理念的坚守者,坚定地为国家统一使命而奋斗,人生因而有意义、有价值。
我对今后两岸交流的两点期待。
中评社记者:在参与推动两岸交流的35年里,您既是一个记录者,也是一个亲历者。能否分享一下您参与推动两岸交流合作的感受和体会?
李风:我认为,今后的两岸民间交流还应大大推动。对此,我有两点期待:
第一,习主席强调两岸人民交流,达致心灵契合,这点很重要。用心交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多易位思考。尊重个人权益,面向普通百姓。给台湾民众国民待遇,像对待自己人一样,不把台胞当成外人。让台胞在大陆经商、旅游、就学、就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方便,全国一盘棋,政策落实到位最重要。平常心对待反而更好,很多台胞并不喜欢有些地方的刻意的优惠,觉得那或许不会长久,还是被另眼相待。只要走遍全中国,一样享有普通中国人的待遇,走遍世界,能同享中国公民的尊严就很好。
第二,两岸交流要为两岸融合服务,为两岸人民谋福祉。从小事做起,更加重视细节,处理好细节,同时,彼此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及习俗差异,诚心交流,诚意交流,鼓励基层民众创造更多交流方式。比如加强人对人,青年对青年,学校对学校,乡村对乡村,城市对城市,庙宇对庙宇,祠堂对祠堂,族谱对族谱,全社会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愈来愈多的多元化交流,久久为功,让台胞在大陆真正感受到两岸是一家人,两岸民间的气氛必定会改善,也会为两岸和平统一打下良好社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