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是助力人民币持续平稳有序的国际化。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枢纽,每年处理全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离岸人民币业务,同时也是国际和内地投资者独有的双向投资平台,此后会继续推动深化和扩阔跟内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包括扩大深港通的额度和内容、把债券通扩展到“南向通”,以及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此外,除了和内地、瑞士和法国签订的基金互认安排以外,证监会也会在未来继续跟不同的其他国家探讨签订同类安排,让国际和内地投资者有更多、更方便、更多元的投资选择。
第五,香港可以作为大湾区内企业“走出去”的国际业务总部和财资中心。特区政府已经修改了《税务条例》,为财资中心的业务提供利得税减半的税务优惠,也正在积极争取跟更多的其他经济体签订全面性避免双重征税安排,利便内地企业把境外的投资和业务总部放在香港。
第六,是成为“一带一路”基建项目的融资中心。香港的资本市场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缓解投资风险的方案,可以增加“一带一路”项目的商业吸引力。金管局的基建融资促进办公室,发挥香港独有的桥梁角色,引导资金,这是国际的资金,投向具有回报的、有价值的项目,填补基建项目的资金缺口。此外,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我们正在与部分央企探讨合作,物色共同可以投资海外的项目。香港的证监会也在去年就基建项目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要求发布了指引。此外,也会为专属自保保险公司的业务提供税务减半的优惠,争取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专属自保保险公司,内地企业在这里设立这些公司以后,可以更有效地分散和管理他们在境外业务的风险,同时可以享受刚才所说的税务优惠。
第七,就是债券和绿色金融。2016年G20杭州峰会到现在,内地绿色金融的发行量稳居全球领先位置,事实上逐步迈向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全球的大趋势,今年度的《财政预算案》中宣布特区政府会推出1000亿港元的政府绿色债券发行计划,以及绿色债券资助计划,推动香港的绿色金融发展。此外,为了推动香港债券市场发展,推出了债券资助先导计划,以及为债券投资者提供利得税、利息收入跟债券买卖的利润全免税的优惠,相信会吸引更多内地和海外企业到香港发债。
第八是人才。人才永远是每一个产业能否成功的关键。目前正积极筹备成立金融学院,汇聚跨界别的国际顶级专家,邀请他们来香港分享经验和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香港金融人才的水平,并且培训更多一流的国际金融人才。
陈茂波最后提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港、澳、广东的未来发展,都是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一定要齐心合力、互相支持、好好把握,把整个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推向另外一个台阶,为年轻人打开更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为国家的持续繁荣发展大局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