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开通前,“一地两检”安排一度引发热议,“一地两检”议案亦是在议会的一片争议声中通过的。目前“一地两检”安排已落地实施,反对声音亦不断减少,对此您有何看法?
李晓兵:广深港高铁采取“一地两检”安排,即在香港西九龙高铁站口岸设立香港口岸区和内地口岸区,由内地的有关查验部门进驻内地口岸区执法查验办理出入境手续。这一制度设计和落实极大的方便了高铁旅客办理通关手续,在简化流程的同时也缩短了办理时间,比京九、沪九直通车“两地两检”轮候通关更加方便快捷。从内地口岸区到香港口岸区或从香港口岸区到内地口岸区,“一地两检”安排实现了“同层两检”,通关流程不仅指引清晰,而且程序简洁,配合新设计的e道机,进一步加快了识别、验证、通关的速度,全流程出入境手续用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
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一地两检”安排落地实施,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持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通过“三步走”的程序将“一地两检”方案最终转化为香港和内地各自的法律制度进行实施,这是中央有关部门和香港特区政府经过反覆协商沟通之后找到的最为妥当、最为合理的方法,既满足了两地人民便捷高效出行的要求,也符合高铁运营的规律,有助于发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潜力。从早期深圳湾模式的“一地两检”到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一地两检”,这是“一国两制”实践上的重大突破。同时,从“两地协议”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决定,再到本地立法实施,既有程序性的合理安排,也实现了实质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制度上的重大创新。
“一地两检”的合作安排让广深港高铁从最初遭遇各方的质疑、杯葛和一些政治力量“鸡蛋里头挑骨头”为反对而反对,再经各方的努力反覆沟通、角力、讨论、说明之后,各种质疑和反对声音逐渐减弱,直到最后两地人民乐见其成、争相体验、共襄盛举,终于让香港高铁段26公里成功接入2.5万公里的八纵八横全国高铁网络。这一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本身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不可估量。 |